“洋务运动”光荣与苦涩并存 ——运动员留洋之大球篇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04.07 点击数:10
中国体育报

【报纸名称】中国体育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04.07

【版次】第01版(游泳队降温提防“伤仲永”)

【入库时间】20110725

【全文】

随着体育运动全球职业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中国运动员选择到国外留洋。其中最具代表性,同时开始时间较早的当属足球和篮球。从这两大项目留洋运动员身上,我们曾经或正在看到他们的影响力,但不能否认,“洋务运动”同样也伴随着失败和低谷。如何更好地与世界接轨,并在世界舞台上立足,是值得留洋球员或者即将留洋球员需要考虑的。

足球留洋变成倒掉的旗帜

曾几何时,足球曾是我国所有体育项目的“留洋旗帜”:从最早的贾秀全、柳海光到最鼎盛时期的杨晨、范志毅、孙继海不一而足。但现在,曾经的“旗帜”已经逐渐倒下了——五大联赛中只有蒿俊闵一颗“独苗”,还随时面临着被球队解雇的危险……可以说,中国足球的留洋黄金时代已过去。

一个很简单的逻辑,球员水平不高,自然没有更多的留洋机会。杨晨、范志毅、孙继海等人之所以创造了中国足球的“留洋奇迹”,正是因为他们特点突出、能力出众。

但又是什么原因导致如今的中国球员“留洋荒”呢?自然是国内不高的足球水平。

前国青主帅张宁曾给记者讲述过这样一个故事:在2006年的亚青赛上,来自青岛的于大宝表现出色,并随队参加了次年的世青赛,也有不错发挥,正因如此,来自葡萄牙的经纪人才看中了年仅19岁的于大宝,并在2007年正式将其引荐到了葡超豪门本菲卡队。但现在,国少队、国青队根本无法从亚洲范围内出线,失去了留洋机会的球员也自然无法撑起国家队的一片天。

这就是一个萦绕在中国足球头顶的恶性循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没有留洋机会只是让中国足球失去了一剂“调味料”,但在国际足坛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留洋”已经不是简单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切实提升一国足球水平的重要举措。难于留洋,我们的球员失去的不仅仅是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机会,还失去了与世界竞争、拉近与对手差距的机会。

就在世界上多数国家通过“留洋”提升足球水平的时候,我们的“留洋”却已经开始拖起了后腿。

NBA梦想的实现与破碎

北京时间3月28日,在NBA一场常规赛华盛顿奇才与金州勇士的对决中,中国球员易建联实现了个人在NBA赛场上2000分的突破。这对于易建联本人来说应该是一个不小的飞跃,但却并未在媒体上得到太多的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球员目前在NBA遭遇一个暂时的冷冰期。姚明受伤,阿联的发挥也稍显低迷,比起当年两人同场竞技的“盛世”确实逊色了不少。

这种情境不禁让中国球迷开始担忧中国球员在NBA的前景,从1987年至今,中国球员和NBA能够扯得上关系的不在少数。早起的比如宋涛、马健、胡卫东都曾经被NBA球队看中过,但后来因为伤病或者其他问题未能真正成行。直到王治郅,在2001年正式与达拉斯小牛签约后,大郅成为真正意义上登录NBA的首位中国球员。之后便是同样熟知的巴特尔、姚明、易建联以及孙悦。在2009年姚明首次因伤休养之前,姚易对决掀起了中国球员征战NBA赛场的最高潮。

不过从最终的结果看,中国球员“留洋”NBA有成功,但也不乏失败。姚明是公认的留洋NBA最成功的人,易建联其次。而像王治郅、巴特尔以及孙悦三人,进入NBA之后就表现一般,王治郅和巴特尔在辗转了多支球队后,最后还是无奈地回到国内赛场。大郅只在NBA留下了604分的记录,大巴得到156分,而孙悦则仅仅收获了6分。

随着篮球运动日益职业化的进程,中国球员到更高的平台去学习和展示,是一个必然趋势。留洋运动员不仅可以有机会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同时也对于中国篮球起到了莫大的推动作用。单是一个姚明就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篮球。而且这些球员能够在NBA学到更多的东西,提升实力,回到国家队或者地方队之后,依然是球队的核心人物。但是,对于留洋来说,中国球员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NBA的竞争压力不是国内联赛可以比拟的。只有在技战术上不断丰富和提高,精神上也变得强大,才有可能在NBA赛场上站住脚。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