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新洋务运动”思考-中国该选哪种类型洋帅?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3.24 点击数:20
辽沈晚报

【报纸名称】辽沈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3.24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中国男足历任洋帅 施拉普纳 霍顿 米卢 阿里汉 杜伊科维奇 福拉多 为了中国足球的发展,请进来和送出去是必由之路。在解决了外籍教练权限以及介入程度等诸多复杂问题之后,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外籍教练水土不服问题。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才有空间讨论到底哪种类型的教练适合中国足球。可以肯定是,以目前的中国足球现状,已经不再需要米卢式教练。 不能再请“米卢”冲喜 米卢带领中国男足在2001年冲入了世界杯,为中国足球创造了奇迹,也为他自己增添了辉煌一笔。当时负责足球的正是那位铁腕干部南勇。当时如何保证中国队出线,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击败对手,私下里早就有过很多议论和传闻。但不论如何,米卢在临场状态调整和情绪调动方面的能力,确实给中国足球人上了一课。 如果从唯一进入世界杯的那一次经历分析,当时的中国足球水平还基本处于亚洲一流,范志毅、郝海东、杨晨等一批有实力有特点的球员悉数在队,他们在亚洲也属于顶级球员行列。所以,那一届国家队之所以能够出线,自身实力奠定了一定基础。而在足球界还有一个共识,2001年世界杯出线的那支队伍并不是历史最强的中国队,1997年那支才是货真价实的标准强队,但那时国足致命的弱点是心理素质不过硬。 米卢是一个老江湖,什么世面都见过,什么人都对付过,所以他带领中国队期间,从来没有自乱阵脚的时候。他将这批球员的思想统一在了一起。作为一个出色的“项目经理”,米卢最值得尊敬的工作是在十强赛期间队伍的状态调整上,其中最主要是精神状态方面的调整。 说到训练,其实不论是球员还是助理教练,都认为米卢并没有什么出色之处。他那种“玩”的态度并不适合足球基础的提高。所以,米卢在一些地方俱乐部执教的经历并不出色,他的舞台在国家队,而且是那种“短平快”的锦标项目。总结起来,对于中国足球而言,米卢是一个考试前的心理辅导员,而且很出色。 当红名帅并不符合国情 中国足协曾经表露过一种态度,就是邀请世界级名帅来中国执教,足协副主席韦迪为此还提及过希丁克。但是,就中国的国情而言,请这种重量级的世界名帅,咱们恐怕有些力不从心。而希丁克与米卢有某种共同点,他们都帮助一些队伍创造了奇迹改变了历史,尤其是在世界杯旅程中,但是他们之间又有很大差别。 也许是地域文化不同的缘故,荷兰足球的理念非常严谨,他们恪守足球规律,希望从一点一滴积累开始,最后达到一个量变向质变的过度。同样是2001年,韩国队在希丁克的带领下就经历了极为残酷的封闭训练期,为此一些平时在训练中表现一般的球员最终都被希丁克淘汰,不管当时在韩国是多大的腕,他们都必须完成希丁克的训练任务才有机会打世界杯。 按照当时的水平,韩国足球与中国其实不相上下,但韩国队最终取得了第四名,而中国队小组赛三战三败,只有肇俊哲一脚击中巴西队门柱令人回味至今。从提高中国足球水平方面分析,希丁克这种抓训练的教练应该更适合我们,但是他现在的身价已经不适合了。 快乐足球确实应该提倡,但比赛却并不快乐,尤其是国字号队伍。在组成国字号队伍之后,实施严格的训练还是符合当下国内球员的现实素质。在此,不得不提及一个人,因为世界杯预选赛小组未出线,很多人质疑过物美价廉的阿里汉的水平,但这位教练恰恰是在训练方面非常有“含金量”的教练。2004年亚洲杯时,中国队训练组织水平得到了专业人士的高度赞扬,能够拿到亚军,这位荷兰人功不可没。遗憾的是,国家队在世界杯预选赛栽了跟头,至今有人怀疑是因为国足内部有人参与赌球造成的,而并非技术因素。2004年恰恰是国内赌球最为猖獗的时间段。 关键在于提高训练水平 国字号队伍本应该形成一个阶梯式的渐进梯队,每一级为上一级输送人才,可现如今的国字号组队模式有些令人担忧。各个队伍的训练水平参差不齐,个别队伍的训练缺乏技术含量,盲目地崇尚所谓“三从一大”,忽略了足球基本规律。 以目前中国足球的现状,请来一位所谓的名帅来顾问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不可否认,受限于中国青训系统的薄弱,进入过少和国青阶段之后,对于这些年轻球员的技术纠正、提高能力水平、灌输新理念是决定这些球员能否提高档次的关键,可在这个层面上,过去足协安排的教练员却大多水平低下。 既然决心走“请进来”的路线,就要全盘考虑中国的足球现状。2008年中国足球的一切尊严都已经崩溃之后,应该进入了一个“灾后”重建的阶段。2009年刚刚有一点复苏的迹象,也局限于顶级联赛的球市方面,放眼整个联赛,比赛水平没质的提升,这也决定了国字号的技术水平。如果想改造,如果想转变,如果想提高,那我们最需要的应该是技术型的工程师,从里到外,从下而上地修正,而且还要敦促他们多带出来几个徒弟来。 首席记者 刘志向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