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揭阳小姓概略之171洋务运动风云人物丁日昌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11.15 点击数:20
揭阳日报

【报纸名称】揭阳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11.15

【版次】第 5版

【入库时间】201209001

【全文】

丁日昌是晚清洋务运动一个风云人物,其影响载入了中国近代史。丁日昌也是一位揭阳历史人物,他一生除政务旅居外地外,大部分时间是在揭阳度过的。

丁日昌(1823~1882),字持静,小名雨生,别名禹生。广东省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人。历任广东琼州府儒学训导,江西万安、庐陵县令,苏松太道,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和中国近代四大藏书家之一。光绪二年(1876)曾到过台湾,促进台湾的经济、交通和文化的发展。任江苏布政使时,首创轮船航运事业;在办理天津教案时,主张自强和抵御外侮。在闽任政期间,从福州船政局选送35名优等生赴欧留学。此外,他领导建设电报线路,筹办矿务和铁路,制订《海难救护章程》,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安排人员翻译出版西方书籍,推行变封建主义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洋务运动。他在持静斋中藏书达6万多卷,其中不乏宋刻元刊,与李盛锋、朱学勤齐名,史称三大藏书家,有《持静斋书目》5卷传世。主要著述有《丁禹生政书》36卷,《抚吴公犊》50卷,《百兰山馆诗集》5卷和《百兰山馆政书》14卷等。除任政在外,未显贵时及晚年常住揭阳。光绪八年因病卒于揭阳。其位于今揭阳市区元鼎路的住所丁氏光禄公祠,今建为丁日昌纪念馆,其位于市区东门的藏书读书处百兰山馆以及其位于仙桥紫峰山的墓地丁日昌墓,均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丁(dīng,潮音dêng1(灯))姓,在全国约有人口546万,在各姓中排第48位,占全国人口的0.42%.丁姓在揭阳有1308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112位,占揭阳人口的0.023%.丁姓来源有三:1.出自商代丁侯国君的后裔,属以国为姓。据《姓氏考略》所载,丁侯国为殷商诸侯,周武王讨伐殷纣时丁侯因不从而被周所灭,其祖孙散居各地,部族仍以丁为氏。2.出自姜姓,为西周时期齐国开国侯姜子牙儿子姜伋(jí,潮音gib4(急))的后代,属以祖谥号为姓。据《元和姓纂》、《万姓统谱》、《通志。氏族略》等资料所载,姜子牙之子姜伋,谥号为齐丁公(前999~前?在位),其子孙有一支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3.出自子姓,为西周时期宋国国君丁公的后代,属以祖谥号为姓。周武王封商朝遗民微子启于宋国(都城在今河南省商丘市),第4代国君子申谥号为宋丁公,其子孙以其谥号为氏,称为丁姓。

丁姓还出自少数民族的汉姓:明代西域(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地区)人名中以“丁”为末字者进入中原后,汉姓为丁。此外,今彝、瑶、鄂伦春、东乡、回、蒙等民族也有丁姓。今丁姓广布全国各地,以江苏、福建、湖南、湖北、安徽、山东、江西、浙江、贵州、吉林、辽宁等省为多,上述11省丁姓约占全国汉族丁姓人口的72%.丁姓的历史名人,除上述的丁日昌外,还有:东汉著名经学家丁恭,时称大儒;清末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甲午战争爆发后,在与日军的威海卫一役中,拒降而自杀殉国;清末地理学家丁谦,著有《蓬莱轩地理学丛书》69卷;中国现代稻作科学主要奠基人丁颖(1888~1964),在水稻科学种植上蜚声中外,有“中国稻作之父”之称;现代杰出的左翼进步作家丁玲(1904~1986),有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著作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广东丁姓居民主要分布于潮州湘桥、潮安,梅州大埔、丰顺,茂名高州,东莞等地。

揭阳丁姓居民主要分布于揭东桂岭健豪村、新亨溢溪村,普宁梅林社山村等地。阿龙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