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1)——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1.05 点击数:2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1.05

【版次】第16版(文艺周刊)

【入库时间】20120210

【全文】

大沽口开来了洋人火轮

让马戛尔尼子爵抱恨终生的,是他在1793年夏天的那次中国之行,倒不是因为他辜负了英乔治三世国王陛下的神圣使命,而是他无法宽恕自己,竟然愚蠢地允许大清帝国的官员,在公使船的桅杆上悬挂用中文写成的告示,那用汉字写着的“红夷进贡”四个字,明显地带有屈辱性,伤了大英帝国的面子。如果没有适当理由可以解释,那一定是子爵阁下被东方燥热的阳光烤昏了头。

乾隆五十八年的夏季格外漫长而酷热,即便是天津卫的入海口——大沽口,太阳也像熨斗一样烘烤着海面,海水仿佛煮沸的汤,泛起阵阵泡沫。一支由三艘大船组成的洋人船队停泊在海岸边,远远望去,洋船很高大,潮湿的海风扑打着白色船帆。船头镶嵌一个金色的狮子头,面目狰狞地盯视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古老帝国。甲板上忙碌着许多穿奇装异服的洋人,一个个黄头发、蓝眼珠,面带古怪的表情。他们正从洋船上搬卸东西,这些东西全都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送给乾隆皇帝过八十三岁生日的礼物,尽管两位帝国的首脑谁都没见过谁,又远隔千山万水,但惺惺惜惺惺,英王的礼物十分昂贵稀罕,有望远镜、镀铜榴弹炮、地球仪、自鸣钟、洋乐器、两驾马车和一个热气球,礼物大约将近600多件。因为洋船吃水大,进不了内陆河,只能装卸到清朝派来的平底船上运进内陆。洋船上站着个12岁的男孩儿,他伏在船舷边,用好奇的眼睛凝望着这片神秘的土地。男孩叫斯当通,是英国派遣使团副使的儿子。他好像并不在意岸上神态悠闲的瞧热闹的中国人,他关心的是刚刚捉到的一只虫儿,中国人管它叫“蛐蛐儿”。

这支英国使团船队,正是由爵士马戛尔尼率领的,执行乔治三世的一项重大使命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去年 9 月,马戛尔尼率领由八百多名成员组成的庞大使团,离开英国的朴茨茅斯港,踏上艰难而危险的旅程。沿大西洋南行,经佛得角,穿越赤道,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经阿姆斯特丹至雅加达,又沿邦加海峡至南海,他们几乎用了将近九个多月的漫长航行,途中风暴和疾病夺去了不少同行者的性命,好不容易于1793年 6 月21日在中国的澳门口外的老万山靠了岸。

此时的大清国经历康(熙)乾(隆)两朝,帝国已走向登峰造极,在当时世界上它属于最富有的国家之一。“抚有四海”,国土广阔,资源丰富,人丁旺盛,在那些稍微知道些中国的外国人眼里,大清朝像个巨人,拥有财富、神秘而又令人畏惧。其实,“巨人”富而不强,它被自负和妄自尊大迷惑着而自我陶醉,充耳不闻外面的世界究竟什么样儿。甚至唯我独尊地认为,世界上的其他所谓国家,不过是愚昧笨拙、不足挂齿的番邦小国,根本不配跟大清国比,就算闭上眼睡大觉,它们也比不上中国。就当“巨人”关门睡大觉的时候,远街近邻开始集中到四周,它们垂涎三尺,又心怀忐忑和惶恐。马戛尔尼使团代表英国来中国,就是带着这一心理。

英国使团的到来,朝野上下一片欢腾。已经当上太上皇的乾隆寿诞将近,他自然高兴,又一个遥远的番邦前来朝贺,多少为他的寿诞增添几分喜庆色彩。他明令地方官员以“不卑不亢”的姿态迎接远方觐见者。于是,马戛尔尼率领三艘大船一路顺风,经福建、浙江、山东沿海,到达天津,然后再由水路通州赶往北京。一路上,清朝官员大肆喧哗,船队鸣锣敲鼓,桅杆上悬挂着“红夷进贡”的告示。在陆路行进时,英国大量沉重的礼物不得不用90辆马车、40 辆手推车和 200 多匹马、3000 多人运送。进入京城后,按照乾隆的旨意,所有“贡品”被分别放到紫禁城、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陈列。

谁料想,一场意外风波正在酝酿着。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