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26)——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1.30 点击数:2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1.30

【版次】第12版(满庭芳)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26.烽火连天

总理衙门初次办“洋务”,便赔了夫人又折兵,令恭亲王深感急功近利难成大事。此时,纷乱的时局迫使他不得不将全部精力投放到长江以南,太平天国起义的燎原大火已经燃遍了大半个中国。

太平起义军自金田举事,屡战屡捷,攻占南京后建立太平天国,南京为首都,号称“天京”。清王朝派大军追剿,江南大营部署着清军的主力部队,为的是围困太平军,寻找机会一举歼灭。后方杭州是粮草辎重供应地,倘若杭州失守,掐断了清军的粮草军饷供应,数十万士兵饿着肚子,更打不下天京(南京)了。江南大营的督师、钦差大臣和春惊慌失措,忙命提督张玉良分兵前去救援。谁知,他们恰好中了李秀成的围魏救赵之计。张提督率大军星夜兼程,匆忙赶到杭州城下,发觉杭州竟是一座空城。此时,忠王李秀成挥师取道湖州,神不知鬼不晓地直抵江南大营的后路,从背后给江南大营的清军以致命一击,围困在南京城里的太平军倾全力出击,分兵后江南大营已经十分空虚,哪经得住太平军的内外夹击,顿时土崩瓦解,三百多营的清军死的死、伤的伤、逃命的逃命,清政府多年苦心经营的江南大营树倒猢狲散。紧接着苏州、常州等成了太平天国的领地。这一战,改变了战局,太平军得势不饶人,四处出击,趁机扩大势力范围。江西、湖北一代的起义军纷纷加入太平军,太平军壮大起来。到了1861年,英王陈玉成率军从安徽进入湖北,攻克黄州,逼近武汉;忠王李秀成等率领的起义军由江西入浙江,连克金华、处州(丽水)、临安、余杭等城池,苏南和浙江纷纷告急······

十万火急的军情雪片似的落在恭亲王奕訢掌管的军机处。此时的恭亲王感到很孤独,很无助,他举目四顾,该指望谁呢?年幼的同治皇帝还是个孩子,指望不上;黄纱帘后面的两宫皇太后,女流之辈,见识浅,没准主意,也指望不上;满朝文武被太平天国的气势吓破了胆,谈虎色变,黔驴技穷,更指望不上;大清国的八旗军、绿营兵,当官的贪财,当兵的怕死,屡遭太平军重挫,军心涣散,毫无战斗力而言,更是指望不上了。眼瞧着半壁江山已沦入敌手,难道爱新觉罗的祖业将毁于一旦?而且是要毁在自己的手中?

既然自家人指望不上,还指望谁呢?身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的奕訢心里明白,如今国难当头,危机四伏的时刻,军国大事只能靠他想辙了。这时,他想到了湘军头领、现署理两江总督的曾国藩,和左宗棠、李鸿章等汉臣,他们或靠办团练起家,或在“剿匪”过程中表现出色,是唯一可以依仗的能臣干将。用他们替换那些平庸无能的督抚们,即便撤换那些满人贵族亲信也在所不惜,目的在于剿灭太平军,保住大清。

这样,恭亲王上奏两宫皇太后,保举曾国藩实受两江总督并节制江南四省军务,曾国藩俨然成了剿匪前敌总指挥。同时保举左宗棠为浙江巡抚,李鸿章为江苏巡抚,沈葆桢为江西巡抚,郑元善为河南巡抚,严树森为湖南巡抚······一时间,江南诸省的一把手都换成汉人,掌握了当地军政大权。

恭亲王的举荐令朝野闻之惊诧。满人入主中原之后,始终不相信汉人,从不将督抚级的一把手让汉人担当。一下子把江南几个精华省份的实权交给汉臣,就算大部分是“沦陷”区吧,也算破了例。朝廷中自然有反对意见。奕訢不听这一套,在他看来,江山社稷都快改名换姓了,谁能指望的上就指望谁,管它是猫是狗,逮着耗子就行。他力排众议,坚持起用汉族大员。两宫皇太后早被江南局势吓得没了主意,何况刚差点丢了性命,谋得垂帘听政的皇权,总不能没坐几天便下台吧,随后准了恭亲王的保奏。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