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47)——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2.20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2.20

【版次】第12版(满庭芳)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大清国造出了轮船

1866年12月23日,福州船政局建设工程破土动工,中国近代第一个大型造船局厂正式成立。左宗棠的眼力不错,知人善任。他离开后不久,日意格和德克碑启程去法国采购机器、招募能工巧匠,留守的提调周开锡负责船政局日常工作。沈葆桢果然不负重托,转年夏天服制期满后,欣然出任总理船政大臣,全力主持船政局。

1867年10月,日意格带着一批洋人工匠,包括他们的家眷返回马尾,所购置的机器分批运过来。马尾船场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第一座船台建起,机器陆续安装到位,紧接着是铸铁厂、模子厂、水缸厂、轮机厂、锤铁厂等14个工厂相继建成。工人人数达到两千五百多人。为了便于管理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员,对他们实行准军事化管理,每10人派一名“什长”负责,每5什由一队长统辖,“什长”和“队长”都是兵勇充当。工人的生活和劳动通通仿照军营行事,故称为“健丁营”。

如左宗棠的初衷,船政局也要成为培养清朝海军人才的摇篮,所以设立艺局,就是船政学堂。日意格遵从左宗棠的指示,聘请了一些英籍和法籍教师,教授中国学童学习英法语言和造船驾船技术。艺局分为前学堂和后学堂:前学堂由法国教师讲授法文、物理、数学、化学以及有关造船课程,又称“法国学堂”;后学堂是英国老师授学,设立英文、天文、地理、数学和管轮、驾驶等课程,又称“英国学堂”。两个学堂共招收三百多名学童。沈葆桢到任不久,便亲自去学堂看望,让学童们读《圣谕广训》和《孝经》,意思很明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可以,用外国习气改变中国性情不行。

船政局又设绘事院和艺圃,招收一百多名“艺徒”,跟着洋工匠学习绘制船图、机器图和测算技能,培养后备工程技术人才。1868年1月,在沈葆桢主持和日意格的监督下,中外工匠齐心合力开始按图仿造第一艘150马力轮船“万清号”。第二年夏天,“万清号”轮船成功下水。升火试轮那天,沈葆桢率督办日意格和文官武将及众乡绅,意气风发地登船考察。马尾山周围人山人海,船是中国人造的,也是由宁波人贝锦泉驾驶,在场的人们无不欢欣鼓舞。

朝廷闻知,自然想见识见识。1869年10月。“万清号”劈波斩浪驶向天津出海口。清廷派三口通商大臣崇厚负责验收,感觉很满意。恭亲王对福州船政局建造中国轮船褒奖有加:“该船均系中国人驾驶,并不掺用洋人,尤为难得。”由此而始,中国造船业从无到有,马尾山下的福州船政局一艘艘新船下水,5年内建造了14艘轮船,大小都有,大的250马力,小的80马力,有兵船也有商兵两用船。由仿造起步,逐渐实现国有化,1872年下水的“扬武号”,装有13门大炮,配备士兵水手147人,航速12海里,成为后来福建水师的旗舰。

5年的合同期满,福州船政局的洋工匠悉数回国,带着他们所得的丰厚奖金。洋人离开后,福州船政局开始全面由中国人自己管理和督造轮船,一切都是按照左宗棠最初的设想进行的。远在西北“剿捻”的左宗棠闻听这边捷报频传,喜不自禁。他说:“去海之害,收海之利,此吾中国一大转机,由贫而富强,实基于此,快慰悉如。”江南、金陵、福州、天津四大军事工业的创建,使古老的华夏大地响起隆隆的机器轰鸣声。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