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39)——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2.12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2.12

【版次】第03版(文娱)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同文馆名存实亡

1867年,天文算学馆在乱哄哄的争吵中建立起来,但不妙的是形同虚设。没有多少人响应,正途报考者寥寥。不难想象,中国读书人历来以科举考取功名,有了功名才有前途,有官当,有银子挣,耀祖光宗。天文算学馆算什么?给得了功名,给得了前途吗?如若一朝误入歧途,十年寒窗不就白费工夫了?大多数人都抱着这种想法,统共投考的人敛来敛去区区98名。正式考试时,又有二十多位惧怕保守势力不敢到场应试,最后只录取了30名,令恭亲王大失所望。原来保荐到学馆担任教习的科技学者李善兰、任伯奇等,也托病未能及时到任。

表面上看,同文馆之争,以偻仁为代表的守旧势力惨遭挫败,实际上恭亲王的改革派也没占什么上风,天文算学馆开馆半年后,筛来筛去只剩下十来名学员,明摆着办不下去了。末了,将他们合并进了外语学馆,费了老大劲儿建立起来的天文算学馆不复存在。

历史时时留下许多谜团。天文算学馆论战过程中,手握大权的慈禧表现得不偏不倚,好像让人感觉她坚定地站在恭亲王一方。什么原因?前些日子,她罢黜了恭亲王,弄得恭亲王威风扫地,下手确实狠了些,这次心软了?她看到恭亲王的政策得到各地方大员的真心拥护,况且天文算学馆的建立的确对洋务有好处,对江山社稷有好处,所以支持一下子理所应当?其实不然,千万不要小视这位女人的心计。慈禧不会像上次打压恭亲王那样,孤注一掷,不计后果,一脚想把恭亲王踢回家去。不错,皇权紧攥在她手里,可皇帝小,垂帘听政又显得不怎么牢靠。其次,她尚未培养出拥戴她的集团势力,眼下需要使唤恭亲王,靠恭亲王给她作劲。她明白一个道理:一味地独裁强势,失去恭亲王,有可能会失去曾国藩等封疆大吏的拥护。慈禧学会了耍两面手法,表面上她支持恭亲王一派,实际上是私下里撤火。她对于那些大放厥词的反对派,该安抚的安抚,并不严加斥罚。慈善的坐山观虎斗,一度助长了那些人反对的声浪。

恭亲王错判了形势。当时的士子们慑于偻仁的权威,帝师、翰林院掌院出来反对天文算学馆,一般的贡生和举人,凡是想靠科举进入仕途的人,哪个敢去投考?岂不是自毁前程?同文馆名存实亡的事实,对恭亲王打击很大。他突然发觉对立面有明的有暗的,绝不可掉以轻心,是明哲保身,退缩忍受,还是拍案而起,奋起反击?需他谨慎从事,不得不认真思考。

也许恭亲王心里这么盘算着,同治皇帝已十四五岁,不久将亲政,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的日子将一去不复返。那时,辅佐新皇义不容辞,争取权力重新回归自己手中。恭亲王感觉没什么可以顾忌的了,他念念不忘慈禧罢黜他“议政王”的旧怨,暗自决定趁机整治一下那些曾坑害过自己的宿敌,一为舒口恶气,二为争得同治皇帝的支持。他把首选目标瞄准慈禧宠幸的太监安德海,那人也是同治皇帝憎恨的人。

安德海在慈禧跟前红得发紫,他生性狡黠多智,善于察言观色,认准巴结好了慈禧太后,便有了强硬的靠山。如此,安德海用尽浑身解数,讨好女主子的欢心。慈禧对他宠幸有加,让他当了总管太监,言听计从,片刻不离左右。在清朝,太监绝不可干预政事,也不可交结官员,否则凌迟处死。此项严格规定刻在一块铁碑上,铸在交泰殿前以示警戒,慈禧率先破坏了祖制规矩。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