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36)——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2.09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2.09

【版次】第12版(文艺周刊)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36.同文馆掀风波

偻仁在罢黜恭亲王的过程中,表现抢眼,深得慈禧的欢心和重用,拿他当成恭亲王强有力的对手。偻仁是蒙古正红旗人,出身驻防河南的八旗下级军官或普通士兵家庭,家境平平,属于典型的“凤凰男”。他刻苦攻读,25岁那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偻仁初到京师时,他的社交圈子仅限于河南同乡的士子们,大家经常聚一块儿“会课”,以儒家的道德标准,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每天将自己的言行思想做“日录”,相互批阅,面对面指出得失。偻仁注重心性修养,自我反省,迁善改过,切磋学问。十年左右的会课,他学问精深,后来终成一代理学大师。

刚开始,偻仁的仕途不怎么顺。咸丰即位之初,下诏纳言。时任大理寺卿的偻仁,自恃满腹经纶,上了一道《应诏陈言疏》,大谈君王用人之道,以儒家的君子人才,培养皇上的圣德,便可达到“天下治”的政治理想。理论动听,根本不怎么实用,咸丰皇帝听得不顺耳,便以空对空地褒奖一番,然后将偻仁打发出京城,远戍新疆叶尔羌。大半年后才回来。六年后,被咸丰弄到盛京奉天,当了一阵子盛京礼部侍郎。

这期间,恰逢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偻仁显得麻木不仁,依旧埋头书斋,倾心与师友同道讲求心性之学,两耳不闻窗外事。第二次鸦片战争接踵而至,偻仁远在盛京,眼瞧战火越烧越近,他感觉外夷成了帝国的大敌。封建传统意识深入骨髓的他,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恨洋人、鄙视洋人、不拿洋人当回事。对洋人认识的局限,使他以为外夷不过一伙乌合之众,但求皇上刚毅果断,大清朝上下众志成城,便可“遏其凶锋而歼其丑类”。他认为夷情诡诈,纯属卑鄙小人,断然不可信;他茫然不见中国的落后,不承认中外差距,对恭亲王督办和局,他十分不满,说:“华夏之大防已溃,中朝之元气愈亏,其将何以立国耶”?其后,对恭亲王奉行的“师夷之技”练兵制器而自强的策略更为不屑,堂堂的中华帝国,怎么向那些外夷学习?

实际上,偻仁的思想观点,代表了当时朝野一大批守旧势力。同治朝,慈禧相中了他,偻仁鸿运当头。同治元年元月,擢工部尚书。二月,为同治皇帝老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至八月份,为协办大学士,大学士、管理户部,授文渊阁大学士。一年内,偻仁升迁神速、扶摇直上,既当皇帝的老师,又兼管工部户部两个关键部门,最耀眼的是他执掌翰林院,成了天下学子敬仰的泰斗。拥有种种显赫的头衔,偻仁腰杆硬了,说话分量足了,当仁不让地成为抗衡恭亲王集团的另一派的头领。

同治五年年末发生的同文馆事件,偻仁站出来,跟恭亲王面对面地干了起来。鸦片战争轰开了帝国的大门,1858年被迫签订的《中英天津条约》中,有一条霸王条款:英国文件俱用英文书写,暂时仍以汉文配送,等中国派学生学习英文,熟悉英语,就不再配汉文。此后文件出现文辞争议的地方,以英文为准。那个时期,中华大国缺乏通事(翻译),常常因为翻译上出错,造成大麻烦。奉命议和,总理衙门常跟洋人打交道,恭亲王深感与外国交涉事件,因语言不通而形成隔膜,是国家之大隐忧。他在1861年上折,要求设立“同文馆”,从八旗子弟中,挑选天资聪慧,年龄在十三四岁以下的孩童,学习外国语言文字。转年,京师同文馆建立,共招收10名学士。设英文馆、法文馆和俄文馆,主要学习这三国语言,培养翻译人才。以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想得挺好,却碰上了个硬钉子。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