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41)——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2.14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2.14

【版次】第12版(满庭芳)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派个洋人做形象大使

1868年6月6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一篇让西方世界瞠目结舌的消息,说据6月5日华盛顿电,大清国特使将于今日下午拜会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引起此间人们的关注,包括许多女士也拥到白宫围观,希望能亲眼目睹这场典礼。许多人事先就预见现场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因此早在上午11时前,便抢占了白宫走廊和会客厅外的有利位置。

拥有“大清国充办各国交涉事务一品顶戴钦差大臣”的蒲安臣,由两名清朝高官陪同,于上午11时离开下榻的饭店前往美国国务院。在那里,他们被正式引见给西华德国务卿,随后动身去白宫。美国总统安德鲁·约翰逊和其他政府阁员将在蓝厅迎候他们。

从这篇报道中,我们发现了问题。大清国派出了代表国家形象的特使访问西方列强,岂不咄咄怪事?遥想当年,英国政府三番五次地派使者来中国,打通外交关系,而自清朝皇帝乾隆始,历届皇上或误以为人家是来“朝贡”的外夷,居高临下,睬也不睬,或抱着“人臣无外交”——官人和老百姓不得与外人直接交往的国策,拒而远之。结果造成清政府同英法等列强外交上的僵局。今天大清国放下了臭架子,主动派遣特使到西方修好,怎么就突然开窍了呢?

另一个问题更新鲜,拥有“一品顶戴”的钦差大臣蒲安臣,并非满人也不是汉人,而是位地地道道的洋人,他是在中国常驻5年之久的美国特使。大清国的特使为什么用外国人?也许“充办”二字做了简单的诠释。“充办”就是“代替”。热心肠的蒲安臣先生“代替”大清周游列国进行外交斡旋。他不但到了美国,还要去英国、法国、瑞典、丹麦、荷兰、俄罗斯。中国的大门一直紧闭着,两次鸦片战争使西方列强冲开了大门,洋人一窝蜂地拥了进来,国民瞧不惯鹰鼻子鹞眼的洋人,他们不但冲进来,还呆住了。门是闭不成了,国是锁不严了,清政府被迫接受了西方国家使节驻京的夙愿。然而清朝政府始终没有派使出洋的动作。蒲安臣率领的三十多人构成的“中西合璧”的外交使团,不能不说是个外交创举。那么,谁是背后的推手?自然是被保守派骂作“鬼子六”的恭亲王奕訢。

任用卸任的美国公使蒲安臣代表清王朝走访西方列国,修补外交关系,是恭亲王在对外关系方面最为得意的一笔。恭亲王丢掉了“议政王”官位,实权已然旁落,仅仅沦为军机行走,但他兴办洋务的壮志未泯。他在慈禧严密的控制下,外借汉族官吏势力,内有文祥等中枢大臣支持,有条不紊地进行他的变革计划。幕后的慈禧太后一心想掌控大清帝国,在这个女人的眼中,炙手可热的皇权是不能旁落的。满族官吏因无能而失势,我就依靠汉员大臣,反正你必须为我所用。尽管宫廷内部两派斗争激烈,她巧妙地利用矛盾,操控局面,巩固自己的皇权。她一方面支持恭亲王为首的洋务派,另一方面又掣肘和抑制他们。暗中培养着忠诚自己的势力,让他们俯首帖耳地依附自己,形成与恭亲王能够抗衡的能量。

恭亲王说到底还是敬畏和效忠皇权,尽管他被慈禧狠狠地算计了一回,仍抱着忠君为国的思想,一面忙于应付靖乱初平的局面,一面谋求转型期大清朝的振兴。当进入1868年,又快到了中英第二次“修约”的当口儿。大概不会忘记1854年那次修约,引发了举国蒙耻的战争。洋人打了进来,火烧圆明园,咸丰皇帝跑到了承德,倨傲的清朝政府被迫在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签字……“修约”成了清王朝最忌讳的字眼。但是,该来的还得来,该承受的还得承受,痴望着关上大门避而不见,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