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王朝之殇(14)——晚清洋务运动始末

作者: 吕舒怀 日期:2012.01.18 点击数:10
天津日报

【作者】 吕舒怀

【报纸名称】天津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01.18

【版次】第16版(满庭芳)

【入库时间】20120420

【全文】

强盗上门了

1840年那场战争因鸦片而起,史称“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开战前,英国议会进行过激烈的争辩,主战派和反战派唇枪舌剑,互不相让。47年前那个接受过乾隆皇帝赏赐荷包的侍童,如今已经成了大英帝国下议院议员的爵士,他在国会大厦慷慨激昂:“如果我们在中国不受人尊敬,那么在印度我们也很快不受尊敬,并且渐渐地在全世界都会如此!正在准备中的战争是一场世界性的战争,它的结局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根据胜负,这些影响又将是截然相反的。如果输掉这场战争我们就无权进行贸易,我们必须打赢,我们无权放弃。”这是强盗行抢前寻找的借口。

鸦片战争时,大清朝廷上下也有主战派和主和派,但他们都是瞧着道光皇帝眼色转变着态度。偏偏这位道光爷“处乱就惊”,从小生养在深宫,主掌国家后整天埋在奏章里,对外面的世界浑然无知。他曾向大臣扫听过英国:“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无法想象,一个国家首脑竟然对一个将要鲸吞他的国家一无所知!是妄自尊大过了头呢?还是愚昧保守过了分?不仅是道光皇帝,他的那些朝臣们对于西方列强充耳不闻,既不知己又不知彼,这仗可怎么打,打了又岂能不败?

1840年的夏天,英国“东方远征军”四千余人和40艘军舰聚集珠江口,开始向广州发起攻击。怎奈在钦差大臣林则徐和提督关天培将军率领下,清军早已严阵以待,英军见占不着便宜,留下少数船只封锁珠江口,大批战船顺海岸线北上,到达舟山群岛的定海。当时大清朝根本没把广州那边发生的事太当回事,禁烟就禁呗,洋鬼子走就走呗,所以沿海海防毫无防备,定海驻军号称万人,实际只有两千名左右士兵,甚至是由当地渔民临时拼凑的。定海知县姚怀祥应邀登上英军的“威厘士厘号”,英军司令官故意向他炫耀装备74门巨炮的旗舰,命令这位清朝县令交出定海。姚怀祥确实对从未见识过的兵舰和大炮感到吃惊,但他依然表现出勇敢和气节,说,尽管你们很强大,为了保卫疆土我将血战到底。姚知县的精神气概放在道光皇帝身上就好了,可惜他只是个小小的县令,手下尽是残兵弱将和落伍的兵器,虽说奋力抵抗,但两天后,英军攻下定海,姚县令最终没有违背他的诺言:以身殉国。

英国舰队的5艘战舰继续北上,1840年8月抵达天津大沽口。大兵压境,朝野震动。道光蒙了,朝臣们也傻了,最不该惊慌失措的道光却最为慌乱,他仓猝地派遣大学士兼直隶总督琦善前去洋人那里探听风声。道光此举真可谓空前的壮举,打破了天朝不与番邦蛮夷直接对话的体制。临危受到皇上倚重的琦善踌躇满志,他接受了英国远征军统帅带来的一封英国首相致《中国宰相书》,其中提出5项要求:赔偿销毁的鸦片“货款”,赔偿倒闭的行商所欠英国商人的银款,割让一处岛屿,中英平等外交和赔偿远征军的费用。信件中,还历数林则徐在广州的种种“暴行”。

英国舰队又在渤海游弋一番,炫耀武力。此招果然见效,道光皇帝不仅蒙了,也怕了,怕英军攻进北京,端了他的老窝。派琦善面见英国第二全权使臣义律,答应人家说:一切都可以商量,希望你们回广东去,皇上另派钦差大臣与你们谈判,林则徐措置失当,必当重治其罪。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