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无选择的“洋务运动”

作者: 薛刚 日期:2003.09.12 点击数:10
中国图书商报

【作者】 薛刚

【报纸名称】中国图书商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3.09.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刘东先生在“阅读中国” 书系的序言中不无感慨地写 道,如果说在《海外汉学丛书》 刚刚成形的1988年,大陆学 人对于西方同行的工作还只 知一鳞半爪,则此次作序简直 就像在介绍老朋友的一些新 作了。我们不妨认为,其实再 没有什么时候,我们曾对西方 汉学有过现在这样系统的、与 时俱进的知识,不仅可以密切 关注其学术发展的动向,就连 译介工作都与其展开过程日 渐同步。当然,外来的知识和 思想如此大规模的登堂入室 并不是一件包赚不赔的事情。 至少在刘东先生看来,越是系 统地引进某种活生生的外来 学术话语,就越要给原有的文 明基础带来深重的冲击和致 命的紊乱,古代的佛学是这 样,近代的西学是这样,当代 的汉学也肯定会是这样。但是 面对方兴未艾的“洋务运动” 我们已经别无选择,如果就此 关闭“学门”,只会让我们陷入 井底之蛙的窘境。$$ 20世纪90年代前期的译 者们尚可以从几代汉学家的 著作中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见 解,但到了2002年,如此丰富 的知识体系也已被发掘得差 不多。基本上所有的西学经典 都有中译本,与此同时大量的 专著和资料也被介绍到国内。 其中一些书已经一版再版,成 为销售排行榜的常客,例如 《叫魂》和《万历十五年》等。 2002~2003年 所引进的图书 大都是上个世 纪末的新作, 有像《怀柔远人》这样比较成 熟的作品,也有类似于《中国 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这样并 无定论的研讨会文集。笔者无 法对此段时间内引进的大量 图书细致描摹,只能选取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几本进行一些 粗略的评介,希望能从中窥见 近来图书引进的大致面貌。$$ 中西文化交流$$ 有关中西文化交流的书 籍一直是图书引进的热点,各 大出版社近来均有此类图书 问世。值得一提的是大象出版 社继2001年的《耶稣会士中 国书简集》之后在2002年出 版的《中国来信》,将早期汉学 的视野扩大到西欧、南欧之外 的捷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18世纪的捷克耶稣会士严嘉 乐是我们迄今为止已知的捷 克最早的一位汉学家,他1716 年来到中国,以毕生精力深入 研究了汉学和中国传统文化, 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毫不迟疑 地反对一些欧洲学者对东方 文化的偏见,为捍卫中国古文 化的真实性仗义执言。《中国 书信》既是他与欧洲人士的通 讯纪录,也是他留下的关于中 国文化的著作──其中保存 了大量18世纪初的中国信 息,既是一本饶有兴味的读 物,也是一份极具价值的资 料。称之为“西方早期汉学经 典”名副其实。除了原始文献 的出版和重印外,关于中西文 化交流的论著也不断涌现。 《意大利与中国》作为商务印 书馆海外汉学书系的最新论 著当属其中的佼佼者。作者白 佐良和马西尼将两个民族历 代以来对彼此的看法作了一 个概述,并且介绍双方对那些 较为有名的人物所作的一些 比较典型的评论。本书并没有 对历代中意关系的全部历史 进行论述,而只是选取了最突 出和最有趣味的几件施以浓 墨重彩,但是作者也有意识地 纠正中意文化交流史中过多 提到马可·波罗和利玛窦却对 其他人不闻不问的偏颇,介绍 了其他人的许多事迹,尤其突 出了郎世宁在中意文化交流 中的地位。从古代到18世纪, 在与中国有关的欧洲国家中, 意大利长期居于首位,作者用 大量的篇幅重点刻画了意大 利在各个领域中的独特角色。 对近代以来的书写,则恰当地 强调了英法美诸国的作用,以 便更好地理解意大利所采取 的某些举动和态度的原因。$$ 对于“民族主义”的反思$$ 对于“民族主义”的反思 在近年来的大陆学界蔚然成 风,而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 《想象的共同体》的出版可谓 恰逢其时,一时间“想象的共 同体”不仅在学术界引为时 髦,也频频在媒体上抛头露 面。在1983年之前,欧美学界 主流学者向来把西欧作为民 族主义的发源地,但是在安德 森看来,18世纪末、19世纪初 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 动才是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波 民族主义,到1820年之后才 在欧洲出现一种群众性的语 言民族主义──拉丁文之类 的古老神圣语言没落,而以方 言为基础的民族印刷语言的 革命则趁势而起。为了避免被 汹涌的民族主义浪潮淹没,欧 洲传统的统治者将新兴的民 族主义原则和旧的王朝体制 结合起来,主动掌握“民族想 象”的诠释权,在新的观念基 础上赢得臣民的效忠。但是这 种官方的民族主义在欧洲强 势的背景下变成了在亚非拉 地区的帝国主义,最后一波殖 民地民族主义就是对此的反 弹。和18世纪美洲的移民一 样,20世纪的殖民地眼里,殖 民地的边界也终于成为了民 族的边界。这就是安德森眼里 现代民族主义发展的大框架。 中国社会自19世纪中期转型 以来变乱纷呈,看起来并没有 什么思想观念可以一以贯之。 但是罗志田先生认为,如果将 晚清以来各种激进与保守、改 良与革命的思潮条分缕析,都 可以发现其所包含的民族主 义关怀,故都可视为民族主义 的不同表现形式。余英时先生 更进一步提出,20世纪上半叶 中国经历的三次政权变更: 1912年满清让位于中华民国; 1927至1928年北伐建立南京 国民政府;和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建立,其原动力无 不来自民族主义。我们不仅能 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看 到近两百年来民 族主义的大势,亦 可以看到属于我 们自己走过的道 路,这也是 这本迟到的 经典于当前 的价值所 在。另一本 对“民族国 家”进行重 估和反思的 重要作品 《从民族国 家拯救历 史》也于 2003年出 版。本书的 英文版自从 1995年推 出以来即受 到包括中国 学人在内的 广泛关注。作为杜赞奇先生研 究近代中国历史的一部力作, 本书视野开阔而又考据精当, 既有西方经院派学术著作中 典型的理论模型,也有针对中 国现代民族主义话语的形成 所作的具体的案例分析;他提 供了中国近现代史话语的生 产机制,也对美国学界进行了 自觉的反思。译者王宪明先生 对此作了很高的评价,认为本 书是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 学术界“语言学转向”和美国 汉学界“在中国发现历史”思潮 出现以来较具代表性的学术著 作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 翻译颇为精当,原文颇为晦涩 难懂,但是译者尽可能准确地 表达了作者的意思,显示了近 年来引进版图书质量的提升。$$ 文明史的书写$$ 斯宾格勒写就的《西方的 衰落》开创了20世纪文明史 的书写,但是在汤因比的《历 史研究》之后,这种的宏大的 以文明为单位的表述方式显 得后继乏力,而《从黎明到衰 落》一书则是这一黯淡的背景 下为数不多的亮色。像《美国 人开拓历程》、《美国人建国历 程》、《美国人民主历程》三部 曲的作者丹尼尔·布尔斯廷一 样,雅克·巴尔赞并不是一个 学院派的历史学家,而是以三 十多部文化史和文化批评论 著而闻名于世。本书是他毕生 对1500年以来整个西方文化 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20 世纪文化论著中的经典之作, 评论家们将此书推祟为文化 作品创作历史上的一座里程 碑。毋庸讳言,名人效应在图 书引介方面也具有重要的影 响,表现为每年都会有一定 数量的名家之作问世。上海 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史学 家──历史神话的终结》就 是这类图书的代表。霍布斯 鲍姆已为大陆学界所熟知, 他的《革命的年代:1789~ 1848》、《资本的年代1848~ 1875》、《帝国的年代1875~ 1914》、《极端的年代:短暂的 20世纪(1914~1991)》是典 型的史书,而诸如《民族与民 族主义》则是 标准的学术 专著,《史学 宗──历史神 话的终结》则是此公的一本 论文集,他在其中融会了自 己对于毕生所从事的历史学 本身的思考。他认为“解构披 着历史外衣的政治和社会的 神话,长期以来一直是史学 家职业义务的一部分”,这本 书基本上围绕此命题展开, 在他看来,坏的历史并非无 害的历史,而是危险的历史。 霍布斯鲍姆的对历史编纂现 状的忠告在可以预见的未来 决不会过时:“……用神话和 虚构来代替历史的企图,并 不仅仅是拙劣的智力笑话。 毕竟,他们有权决定在教科 书中写进什么内容,日本当 局对此了然于心,因此坚持 在日本学校中使用对日本侵 华战争内容进行删改的教科 书。”为此霍布斯鲍姆坚持把 抵制那些民族、种族或其他 神话作为历史学家的最重要 的任务之一。说起历史学家的 任务就不能不提《多面的历 史》一书,作者唐纳德·R·凯 利梳理评点了西方自前古典 时期至 18世纪晚期的历史思 想和历史著述,对其中的众多 主题和方法论详加考察,其议 题包括年代学、文献形式、史 学方法和史学批评、解释理 论、历史哲学和“历史主义” 等,是一道属于历史学家的大 餐。凯利从分析希罗多德和修 昔底德入手,他认为这两人作 为希腊史学的开山鼻祖树立 了双重传统:前者的模式是对 “过去”的客体化和考据化, 这与后者立足现实的政治叙 述和分析形成鲜明对照。他接 着考察了由这两个主题衍生、 发展出来的众多变化,论域从 希腊罗马时代的史学,到中世 纪的编年史,再到文艺复兴与 宗教改革时期的民族史学和修 正史学,最终延伸到博学派史 学和启蒙史学在十七、八世纪 的兴起。$$ 在对引进版图书的考察 中,值得一提的是出版界和学 界在图书引进方面的沟通和 互动。例如何伟亚的近著《怀 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 礼仪冲突》一书在中文版问世 之前已经在各大学的课程中 进行了推介和讲授,而马克· 塞尔登的《革命中的中国:延 安道路》也早已被列入到中国 近现代的选读书目,至于并称 为民族主义研究两大经典的 《民族与民族主义》(厄内斯 特·盖尔纳著)和《想象的共同 体》(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著) 分别于2002年和2003年译 成中文出版则更是水到渠成 的事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