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与文学改良

作者: 王宏甲 日期:2004.04.12 点击数:20
学习时报

【作者】 王宏甲

【报纸名称】学习时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4.04.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0601

【全文】

《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官场现形 记》、《孽海花》是晚清时期颇出名的小说,作者分别是刘 鹗、吴沃尧、李宝嘉和曾朴,他们都经历过洋务运动的熏陶, 且多是办过报纸刊物的人。$$ 刘鹗曾在上海开业行医,钻研过数学、水利学,因帮办治 理黄河工程有功而“官候补知府”,后又弃官经商,还主张过 利用外资修铁路、开矿产。吴沃尧曾在江南制造局当抄写员, 后游历日本,回国当过美国人主办的《楚报》主笔。曾朴曾入 最早的洋务学堂“京师同文馆”学法文,后热心于研究法国小 说,还在上海经商,因赔本而作罢。他除了著出《孽海花》, 还翻译了雨果的《九三年》、《钟楼怪人》等多种法国小说。$$ 李宝嘉在上海创办过《世界繁华报》、《指南报》和《游 戏报》,还主编过《绣像小说》半月刊。他和刘鹗、吴沃尧、 曾朴的小说都因暴露了清末官僚政治的黑暗被称为“谴责小 说”。这些晚清小说家都不同程度地接受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虽用文言文写小说,其“谴责小说”批判现实社会的精神,与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已有相通之处。$$ 每当新的生产力诞生,就会要求改变生产关系。这些小说 所写的其实就是洋务运动后,新的生产力出现从而引起社会关 系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在这同时,作品中也描写了一些以往 作品中从未出现过的人物形象。如《老残游记》有新公案小说 之称,书中的为民除暴者已不是包公那样的清官,也不是武艺 高强的侠客,而是带有西方侦探风格的老残。《二十年目睹之 怪现状》不只是暴露官场黑幕及洋场和商场的丑行,还描写了 第一个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形象──吴继之。$$ 另有近代著名的小说翻译家林纾,他是反对新文学的,然 而他用文言意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黑奴吁天录》(今 译《汤姆叔叔的小屋》)等171部外国小说,在客观上为中国 青年打开了通往西方文学之门。$$ 还有晚清诗人黄遵宪,在近代是非常著名的。他曾经出使 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任使馆参赞、总领事等职。他能 被文学史记住,是因为他回国后曾极力地主张摆脱传统诗歌的 束缚,主张“我手写我口”,主张“个人有面目,不必与古人 同”,以至于积极地倡导“诗界革命”。他自己写的诗歌体裁 广泛,语言比较通俗,内容多为近代现实社会生活的写照。他 甚至是在近代对后来倡导文学革命的先驱者们有重要影响的 人。$$ 在这些小说家和诗人之外,还有极为著名的大文学家梁启 超。他虽未著有小说,却积极鼓动“小说界革命”和“诗界革 命”,在他主编和创办的多种报刊中就有一份《新小说》刊物。 他称“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这声音在封建的中国 说出来就是振聋发聩的。梁启超更身体力行用浅显的文言写出 了气势充沛而又平易畅达,容易为读者接受的散文“新文体”, 为晚清的文体解放和20世纪初期的白话文问世铺垫道路。$$ 这些文学家还能被后人记住,是因为他们的劳绩构成了发 生在19世纪末的中国资产阶级“文学改良运动”。这“文学改 良运动”,对推动中国新世纪诗歌、小说和散文的发展产生了 不能忽略的积极作用,是20世纪新文化运动的前潮,是1917 年文学革命的先声。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