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为什么失败了?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9.30 点击数:10
城市晚报

【报纸名称】城市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9.30

【版次】第C06版(副刊/读书)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文/郑连根

从19世纪6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在内忧外患之际,洋务派代表人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以实现“自强”的目标,这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力量。但是,在李鸿章等人轰轰烈烈地搞了30多年“洋务”之后,在北洋水师已经建成当时亚洲第一的海军舰队之后,中国还是在甲午海战中败于日本,不得不再次签订屈辱条约,割地赔款。甲午海战失败及随后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洋务运动的最终失败: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真正强大。

洋务运动是清廷在内外交困之际所采取的一种自保性质的改革。一方面企图通过与西方搞好关系,以争取军事支援,另一方面也想通过此举实现中国的工业化,最终达到“自强”的目的。可是,一开始,洋务运动就在体制和技术之间出现了脱节的现象。

按照张之洞的说法,洋务运动之学习西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即坚持大清帝国的整个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动摇”,仅仅学习西方的技术,学习他们船坚炮利的一面。岂不知,“体”和“用”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可分离的。正如严复所说,如果中国的整个体制和意识形态不变,仅仅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于“自强”无补,正如将马腿强行移到牛身上一样,双双失效。洋务运动的失败最终证实了严复的判断,“体”、“用”之间的严重脱节可以说是洋务运动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大力修建铁路、建造轮船、发展机器制造业和采矿业,这些产业当然是中国所需要的,可是,产业的升级换代往往会让一些底层劳动者失业。因此,在一个负责任的社会体制下,政府和企业在推行技术变革,实现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必须顾及底层民众的承受力,不能让最底层的百姓生活得更加悲惨。可洋务运动不是这样。铁路运输和轮船航运业的发展让大量的“船户”、“车户”和“脚夫”失业。这些最底层的劳动者被洋务运动挤出了旧业,却又难以进入新业,在他们赖以谋生的低级手段被洋务运动所提倡的先进机器所取代之后,伴随他们的只有每况愈下的困顿和日复一日的怨恨。针对这种情况,湖北巡抚奎斌曾记述:“以湖北一省而论……实因轮船畅行,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而襄樊一带行店关闭,车户歇业,瘠苦情状,尤不堪寓目。”所以,当时就有人批评洋务运动是“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也”。就连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李鸿章也承认:“今之熟悉洋务者,往往于吏治民生易于隔阂”。

洋务运动既然“隔阂”于民生,甚至还“刮天下贫民之利而归之于官”,所以,它得不到广大普通百姓的支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离开了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它焉有不失败之理?一场改革也好,一次技术变革也罢,如果不从民众的本位出发,不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只把底层民众当做一种工具,使其承受变革的阵痛,那么,这样的变革必将因“隔阂”于民生而被广大民众所抛弃。这可以说是洋务运动给我们的又一重要启示。

作为一段历史,洋务运动离今人已经很远了。可是,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及其启示却并不过时,它的教训依然值得今人深思,汲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