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亚入欧”导致近代江南经济停滞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8.17 点击数:10
东方早报

【报纸名称】东方早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8.17

【版次】第C08版 (文化)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研究中国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江南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参考样本。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认为,当下的“江南经济奇迹”其实是有历史渊源的,历史上江南地区一直为自身经济成长做了各种充分的准备。

早报记者肖婷 

在我国历史上,江南地区是经济、文化都非常活跃的区域,也是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区域,现在人们通常称之为“长江三角洲”。研究中国当下的现代化进程,江南史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区域参考样本。

8月15-16日,名为“明清以来江南城市的发展与文化交流”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国内外著名的江南史研究专家王国斌、李伯重、梅尔清、巫仁恕等都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会讨论。

此前江南史的研究已经十分丰富成熟,随着近些年城市研究的推进,研究者们尝试在江南史的研究框架下拓宽研究视角,比如城市交通问题、城市空间形态的变革问题、居住空间问题、城市管理问题,这些问题以寻求历史经验的方式在会上得到探讨。然而,引发最多关注的,则是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李伯重带来的《“江南经济奇迹”的历史基础——新视野中的近代早期江南经济》研究报告。该研究从历史角度看待现在的“江南经济奇迹”,这一最新的研究观点带给了江南史研究新的惊喜,得到了与会研究者较为一致认可。

改革仅释放了江南的潜力

李伯重指出,历史上江南地区一直为自身经济成长做了各种充分的准备。之所以近代早期江南经济停滞落后、与近代经济发展无缘,其实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味试图“脱亚入欧”,将自身改造为西方式的近代社会,而全盘否定自身历史传统与积累所导致的。

此前学术界通常认为,当下“江南经济奇迹”源自1979年的经济改革、外资与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大量引进等因素。但这些非江南独有,在全国许多地区都不乏类似因素。“1979年开始的经济改革,实际上是否定以往的历次改革中所推行的合作化、公社化、集体化、国有化、计划经济、城乡隔离、自给自足等政策,事实证明这些政策恰好严重阻碍了江南经济的发展。”李伯重认为,江南经济真正的优势在于长期发达的工商业发展史。因此,1979年的经济改革给了江南一个机会,释放其蕴藏的潜力。这也符合并再次证实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在以往对造就中国以及江南经济奇迹的深层原因的探索中,却被学术界的传统看法所屏蔽。

撬动“西方中心论”

美国经济可能严重衰退

美国加州大学王国斌教授的研究也刚好对李伯重的观点进行了补充。王国斌认为,造成江南地区绵延千年的繁荣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力量的缺失,由此使得中国的经济中心很难像欧洲那样,出现从江南向其他地区迁变的景象。

“英美的崛起只是近代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几个片段,并不能预言世界经济中心未来的演变过程。前几个世纪依靠军事力量进行的政治压迫,以此影响经济交往的现象,在当今已不再是一种可被接受的方式。”王国斌更大胆预测,“未来的图景,中国可能会继续发展,美国则会裹足不前,进而可能严重衰退。”

需要指出的是,李伯重与王国斌的研究理论是基于学术界“加州学派”的理论立场,该学派主要进行中欧经济史比较研究,并坚持批判“西方中心主义”,两人正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李伯重进一步提出,当前关于江南经济史的研究也多是以西方中心论为基石,将西北欧国家的经历作为社会经济变化的“正常”模式,并为此建立理论框架,实际上是限制了江南经济史的研究。李伯重还建议,对之前中国经济史研究中的“定论”进行重新审视。不过,当前的学术界对“加州学派”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本身也还存在着争议,有观点认为该学派虽称反对以西方模式套中国,在研究中却仍未摆脱套用西方模式的窠臼。

◎衍生话题

学术与公众的距离在增大

对话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邹振环

这仅仅是一次学术界内部的研讨,与会者都是江南学领域的专业学者,旁听者寥寥,基本都是相关学科的高校学生。看上去像是一个小众聚会。会议负责人邹振环在向早报记者介绍会议内容时,顺带提到了目前学术越来越冷清小众的问题,其中他再次解释了学术的社会价值与传播状况,为此,学术与公众的距离问题正在显影。

以大的社会视野来看,文明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也是学术在前沿开拓,公众在后方消化的过程,文明的积累需要学术演变为常识。正是这一金字塔式的知识积累模式,推动了整个文明的进程。

早报:为什么学术需要向公众进行传播?

邹振环:学术研究每次取得的新进展,如果不能转化为公众知识,新知识就没法得到有效积累,学术就无法更好地推进,它就只会停留在小圈子里,永远都是“新”的。最后,学术反而成为一个阶层所独有的,社会知识反而可能退步,也就没法推动整个社会观念的进步。

早报:为什么现在学术和公众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邹振环:媒体是学术传播至公众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有时候看到媒体报道的内容,仅仅是介绍开过这样一个会议,但是真正重要的会议内容、学术成果却难以体现。媒体比较关注热门人物,但学术会议的与会者通常并不是什么热门人物、新闻人物,只是在学术界的专业领域里很有名。经常这样之后,学术界也没有兴趣和媒体沟通了。这个现象很普遍,最后也就影响了学术在公众间的传播。

早报:公众往往对学术存有陌生感,由于缺乏专业基础,理解上通常具有一定难度。学术传播除了依靠媒体,还有其他传播渠道吗?

邹振环:既然是传播,一定主要依赖于媒体的。怎样做好学术的公众传播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我们希望媒体多做一些普及工作,但问题在于,学术界研究的很多内容媒体不太了解,当然由于学术知识相对要求专业基础,而媒体上介绍的很多内容对于学术界来说已经很陈旧,学术界早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把这些知识更新过了,媒体方面却并不知道,还在重复老的观点并当成新闻。媒体人不一定具有专业的学术基础,这就造成了传播工作的问题。

早报:在媒体并不发达的从前,学术传播如何进行呢?

邹振环:以前学术的公众传播过程非常艰难。比如“地圆说”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明朝时带来的,最开始在当时的士大夫圈子里传播,没有成为公众知识。从晚明到晚清出现了一段“禁教”的时期,比如康熙曾经禁止过传教士活动,结果“地圆说”的传播也停止了,很多公众又不再知道这一知识,直到晚清以后,公众才通过教科书、报纸等媒介传播再次接受这一常识,“地圆说”也才重新再次传播。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