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北洋舰队为何不堪一击

作者: 暂无 日期:2010.05.12 点击数:0
半岛晨报

【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0.05.12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经过艰难的历程,大清国的近代海军舰队终于在1885年正式成军了。然而,这支费尽周折打造起来的舰队,在几年以后的甲午海战中,竟然不堪一击。其原因是什么呢? 思想素质 日本 日本海军按照西方列强模式创建,将封建社会长期形成的武士道精神与资产阶级弱肉强食的国家利益观相结合,形成了海军军官富有侵略性的军国主义观念。 清朝 清朝海军方面,尽管丁汝昌及大部分管带在海战时拼死抵抗,将生死置之度外,但从整体上看,他们仅仅是典型的忠君报国的封建型军事指挥官,政治思想素质并不高。 在旧的封建官僚体制下,学生官进入北洋海军服役的同时,也便进入了官场,“仅有的那点职业热情和进取精神很快便消磨殆尽,并在追逐私利贪图安逸的腐败风气中随波逐流,他们逐渐意识到在和平时期,工作表现并不是晋升的决定因素,敬业自然也就成了十分可笑的行为”。 比如,水师中大多为福建人,他们人多势众,排斥非闽系军官,甚至连身为北洋水师提督的安徽人丁汝昌也不得不承认“孤寄于群闽之上,遂为闽党所制,威令不行”。训练流于形式而不考虑实战,各舰管带集体作弊。战败后中下级军官呈文指出:“平日操演炮靶、雷靶,唯船动而靶不动”,并早已量好距离,进行射击,“操演船阵,先期预定阵式,各管带只需默记应操演数,其余可置之”。由此可见,训练废弛已到何种地步,该为而不为,已不单是能力问题,而是严重的思想问题。 至于假弹药现象,更是普遍问题。甚至在1891年到日本访问时,大炮也没擦干净,并晾有衣物,被时任日本海军横滨镇守府司令的东乡平八郎发现,认为清军纪律败坏不足惧。北洋水师战役战术指挥阶层思想素质之差,由此可见一斑。 军事素质 日本 整场战役中,日本联合舰队战役指挥得当,作战思想先进,战术灵活,日本联合舰队运用本队与游击队协同作战。 清朝 相比而言,北洋水师指挥层的表现则逊色得多,其战术思想落后,战斗队形呆板,缺乏协同意识。各舰在海战中也是各自为战,互不相救。 单就军事来说,甲午战争中最令人刻骨铭心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舰队整体覆没的同时,对方舰队竟然一艘未沉。日本联合舰队运用本队与游击队协同作战,并采用常备舰队司令官坪井航三的建议,在1894年9月17日的黄海海战中运用便于机动、便于发挥自己速射炮火力的单纵队战术,在战斗中灵活地展开包围,牢牢地用第一游击队和本队夹击北洋水师,并适时撤退,击沉北洋水师舰船5艘,伤7艘。 黄海海战重创北洋水师后,日本联合舰队仍视北洋水师残部为心腹大患,迅速重组编队,组织人员侦察掌握北洋水师动向,积极主动,采取鱼雷攻击、夜袭等多种手段攻击北洋水师,直至在登陆部队配合下彻底将其歼灭。 相比而言,北洋水师指挥层的表现则逊色得多,其战术思想落后,战斗队形呆板,缺乏协同意识。在发现日本舰队来袭时,丁汝昌下令改为双横队应敌,但却变成了“人”字形阵形,原因是各管带“勇怯不一,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更有甚者,旗舰管带刘步蟾擅自下令开炮,提前发起攻击,致使队形来不及调整而大乱。 各舰在海战中也是各自为战,互不相救。刘步蟾在距敌5300米时即发炮射击,其余各舰跟着开炮,“炮弹尽落于海,无一命中”。这从根本上违背了海军舰艇开炮的起码战术要求——首发命中。 C12b 据《文汇读书周报》报道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