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战降覆灭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1.16 点击数:50
侨报

【报纸名称】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1.16

【版次】第D03版:古今轶闻

【入库时间】20140230

【全文】

威海卫之战,日旗舰军“松岛”号对威海卫进行炮击的场面。资料图片

慈禧两次派官员赴日求和失败时,日军已主动结束辽东半岛陆战,转而在山东开辟第二战场,计划将北洋舰队置于陆海两军夹击中,随后彻底消灭,以逼迫清政府屈膝投降。

在甲午战争最后一战——威海卫海战中,北洋舰队提督丁汝昌败退海湾中的刘公岛和日岛,并在附近海域继续抵抗。这起战役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顽强与怯懦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日军轰炸下,刘公岛满目疮痍,死伤无数,一度奋勇抵抗的清兵竟跪在丁汝昌屋外哀求活命。投降失节,兵勇厌战,两难的丁汝昌吞食鸦片自尽。丁汝昌殉国后,清廷洋顾问和一些官员又以丁汝昌之名送投降书给日军,最终所有军舰和物资都被日军收编,北洋舰队彻底覆灭。

日军攻进威海卫,炮轰刘公岛清兵厌战,洋顾问策划投降

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位于山东半岛东北端,北濒黄海,与辽东半岛的大连相犄角,扼渤海门户。东靠荣成县成山,西接烟台,港湾呈半圆形,向东北张伸,环抱大海。刘公岛、日岛横列湾口,形同封锁海湾的两扇大门。基地筑有炮台25座,分为南岸炮台、北岸炮台、刘公岛炮台和日岛炮台四大群,正面防御固若金汤。然而,德国人汉纳根设计的这些炮台群当时虽尚新颖,却存在着后路不设防的命门。

1895年1月20日晚,日军在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湾登陆,随后一路绕攻至威海城,北洋提督丁汝昌虽拼命抵抗,日军还是用十几天时间攻入威海卫城,同时夺下南、北岸炮台。至此,除海湾中的刘公岛、日岛外,威海卫全区为日军占领。威海卫海战便围绕着刘公岛、日岛的守与失展开。

1895年2月8日至11日,日军一面围困北洋舰队坐等其内部生变,一面水陆夹攻消耗其战斗力。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令联合舰队守在口外,以防北洋舰队逃跑。同时令南岸各炮台轰击刘公岛和港口舰艇。刘公岛上的学堂、机器厂、煤库、民房等不少被击毁,岛内百姓多人伤亡,人心惶惶。陆军士兵公开说不再打仗,他们或挤在防波堤下,或坐在艇船上,或上“镇远”舰,要求离开刘公岛。

清军中的一些洋员打算溜之大吉,北洋舰队顾问泰莱、医官麦尔克、教习瑞乃尔,公开策划投降。是夜,他们先后会见威海卫道台牛昶炳、严道洪,商量如何投降。半夜子时,泰莱和瑞乃尔赶到提督衙门见丁汝昌。丁汝昌正在筹划来日作战。 “可战则战,若士兵不愿战,则投降实为适当之办法。”瑞乃尔说。丁汝昌正色道:“投降之事万万不可,不过,为保全众人的生命,我当自杀。”待士兵离开提督衙门,丁汝昌执笔写信给烟台道台刘含芳说:“十六、十七日(2月10日、11日)援军不到,则船、岛万难保全。”

未能等来援兵,清兵跪求活命两难选择,提督吞鸦片殉国

2月9日,日本联合舰队发动攻击。上午8时,“吉野”、“高千穗”、“秋津洲”、“千代田”4艘日舰驶至威海卫南口海面戒严;“天龙”、“大和”、“武藏”、“海门”4舰在前,“葛城”号随后,驶近刘公岛东泓炮台,猛烈炮击,清军奋力应战。10时,“扶桑”、“比睿又”、“金刚”、“高雄”号4舰前来助攻,南岸和北岸陆军对准刘公岛炮击。北岸的子母弹,南岸的开花弹,纷如雨下,落在刘公岛上。刘公岛炮台清兵奋力还击,击毁南岸炮台大炮一门,击伤日舰两艘。丁汝昌亲登“靖远”舰,率领“平远”、“镇东”、“镇西”等6艘炮舰至日岛附近,开炮迎敌。中午,“靖远”号受到皂埠嘴炮台一炮后慢慢下沉,水兵纷纷跳海。丁汝昌和管带副将叶祖圭拒不离舰,决意与舰同归于尽,最后两人被水手拥上小轮脱险。随后,“靖远”号又舰尾高翘,露出水面。丁汝昌恐“靖远”被敌人捞起,派鱼雷舰将其彻底击沉。当晚,“定远”号管带刘步蟾见自己的战舰搁浅,便派部下炸沉“定远”号。部下完成任务回来后,刘步蟾已服吞鸦片自杀。

2月10日,下起鹅毛大雪,伊东佑亨命“严岛”号在海口整日戒严,其他各舰皆补充燃料和水,准备最后一战。2月11日,日本联合舰队“葛城”、“大和”、“武藏”、“天龙”号4舰从南口驶至港内,用排炮轮流轰击刘公岛,南岸陆军开炮助战。然而清军没有屈服,拼死应战,致日军大量伤亡。伊东闻报,又排队支援。至下午2时,刘公岛东泓炮台被南岸鹿角嘴炮台大炮击中,两尊大炮毁坏,尸体遍地,守台清军不得不撤出炮台;港内各舰也暂避港西。

2月11日晚,丁汝昌接到烟台刘含芳信函,上面只有寥寥数字:“顷接李大臣电:“全力冲出!”,丁汝昌长叹一声倒在椅上,自知只有为国捐躯一条路。此时,屋外许多水陆兵勇跪在阶前哀求活命。丁汝昌心如刀绞,只能“欺骗”。他走出屋外,对众人说:“诸位的请求,我明晨一定给予圆满答复。”众人深知丁提督一向说话算数,便分别散去。丁汝昌回到屋内后与记名总兵张文宣仰面吞吃鸦片殉职。第二天清晨,“镇远”舰管带杨用霖,因士兵拒战赶到提督衙门报告,方始发现丁、张身亡。在张文宣身边还发现一封未写完、给他舅父李鸿章的信。其上这样写道:“此次战争,有守一月而不支者,有守数月而不支者,有守半年不支而至死者。相座(指李鸿章)当付泰西各国观战武员评其得失勇怯,不能以成败论……”杨用霖是张文宣生前好友,见状悲痛万分,开枪自尽。

1895年2月12日上午,伊东佑亨在旗舰“松岛”号上正准备下令各舰出击,一艘插着白旗的北洋兵舰“镇北”号迎面开来,驶至距“松岛”号1000米处停下,这是北洋舰队“广丙号”舰长程璧光带着丁汝昌“亲笔书”来降。半个月前,伊东佑亨曾托英国兵舰带给丁汝昌劝降书,因此对丁汝昌此番“投降”不感到奇怪。

然而事实上,丁汝昌服毒自杀后,一些洋员与诸将在威海卫道台牛昶炳家中议降,公推“镇远”管带杨用霖出面主持投降事宜,被杨严词拒绝。后来洋员浩威倡议,借丁汝昌的名义投降,并亲自起草降书,拟就后译成汉文,由牛昶炳署以北洋海军提督之印。丁汝昌因此蒙受冤屈十余年,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才得到昭雪。

伊东佑亨以为降书真是丁汝昌所写,便召集诸将开会讨论纳降问题。诸将都主张除接收军舰炮台外,其他人员一律逮捕。伊东表示反对,在复书中表示,日军将收缴北洋舰队一切军用物品,并希望丁汝昌赴日躲避,给予优厚待遇,等待战争结束后再从长计议。此书交程璧光带去,同时赠丁汝昌香槟酒、威士忌酒和葡萄酒各一打和广岛产的串柿。

投降后一切归日军海港奏响《君之代》

2月13日上午9时左右,程璧光携带假冒的“丁提督书”,至日军旗舰“松岛”舰,伊东佑亨接见。程璧光说:“丁提督昨夜作此书付诸使者后,服药自杀,‘定远’舰长刘步蟾和刘公岛陆军指挥官张文宣也相继自杀。”说罢,将信递给伊东佑亨。伊东佑亨静默须臾,展信阅读:“顷接复函,深为生灵感激。承赐礼物,际兹两国有事,不敢私受,谨璧还,并致谢忱。来函约于明日缴交军械炮台船舰,为时过促,因兵勇卸撤军装,收拾行李,稍需时候,恐来不及,请展限。定于华历正月二十二日(2月16日)起,由阁下进口,分日交收刘公岛炮台军械并现在所余舰船,决不食言。此复,肃请台安。”伊东看毕假冒“丁提督书”,复书一封,由程璧光带回,复书大意为,限中方当日下午6时前派中国官员到日旗舰洽谈投降事宜,若派洋人一切免谈。

13日下午5时30分,牛昶炳在程璧光陪同下来到“松岛”号,代表中国陆海军和伊东佑亨会议。牛昶炳一概答应。不过他对日方提出的“投降之中国将弁,将由日兵监护押送国外”一条有难色,只得小声说:“请令赴芝罘(烟台)如何?”伊东厉声说:“不行!”牛昶炳不敢再说。2月14日下午3时30分,牛、程两人又来“松岛”号,将中国陆海军将弁、洋员的花名册、编制表及负责武器、炮台、舰船的官员名单交给伊东,并说:“昨日答应贵国的诸条件,诸将及外国人不服,请废除‘日兵监护’一条。”又说:“贵官诚能垂恩典,使得海路赴芝罘,即望外之幸。”

伊东沉思良久后答应了请求,牛昶炳、程璧光两人大喜过望。中日双方就此签订《威海降约》:中西水陆文武官员立誓不再与闻战事;刘公岛士兵由日兵护送遣归;交出一切器械、兵舰、炮台;于16日上午9时以前,各舰中西官员一律迁出,船上水手、水师从15日开始遣返;“康济”舰不在收降之例,以供北洋海军及陆路各官乘坐去烟台。

2月17日上午8时30分,日本联合舰队开入威海卫,旗舰“松岛”鸣炮21响,乐队奏《君之代》(日本军国主义国歌),一队队日军分别进驻各炮台和收缴舰艇。清廷黄龙旗被降下,太阳旗在各处升起。刘公岛、日岛的炮台及水师、鱼雷队各营和残余的“镇远”、“济远”、“平远”、“广丙”、“镇边”、“镇中”、“镇北”、“镇南”、“镇东”、“镇西”号10舰全归日本所有,编入联合舰队。

当天下午4时,“康济”舰载着海军提督丁汝昌、海军右翼总兵刘步蟾、护理海军左翼总兵杨用霖、尽先都司广东大鹏协右营守备黄祖莲、道员戴宗骞、“济远”大副沈寿昌等六具灵柩(记名总兵张文宣的灵柩应家属要求由民船运送)及陆海将弁、洋员约1000人凄然离开威海卫港,向烟台驶去。至此,北洋舰队彻底覆灭。

摘编自《甲午悲歌》 郑彭年/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