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两次访日秘史

作者: 暂无 日期:2007.12.06 点击数:60
周末报

【报纸名称】周末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7.12.06

【版次】第14版:西窗烛

【入库时间】20120620

【全文】

真相

2007年12月1日,中国海军“深圳”号导弹驱逐舰驶离东京湾,结束了对日本进行的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这是50多年来,中国军舰首次访问日本。

其实,早在甲午战争(1894年)前,尽管当时的中日海军互为假想敌,却还保持着正常的交往,北洋舰队就有过两次引人注目的访日活动。

第一次访问是在1886年。

这年7月,李鸿章命令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琅威理(英国军事顾问,其头衔是“会统北洋水师提督”)前往朝鲜东海岸釜山、元山一带巡游。8月6日,丁汝昌率“定远”、“镇远”、“济远”、“威远”4舰驶往日本长崎大修。

长崎人首次目睹来自中国的铁甲巨舰,码头上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望着龙旗高扬、威风凛凛的巨舰,长崎市民心中交杂着惊叹、羡慕、愤懑等复杂的情绪,这些情绪最终酿成一场骚乱事件。

8月13日,中国水兵上岸休假,与日本警察发生冲突。事情的经过是:有一群带有醉意的中国水兵前往一家妓院寻欢作乐,与妓院方面发生纠纷,日本警察闻讯前来调停。中国水兵不服日本警察的处理结果,又前往派出所与之理论,大吵大闹,引起冲突。中国水兵将一名日本警察刺伤,然后逃逸。

李鸿章承认“争杀肇自妓楼,约束之疏,万无可辞”。又说:“水兵登岸寻欢也是常有的事。”在当时,嫖妓引起的冲突似乎算是小事,但事态很快被人为扩大了。

8月15日,北洋舰队放假,数百名水兵上岸观光。鉴于前日发生的冲突,丁汝昌严饬水兵不许带械滋事。但在广马场外租界和华侨居住区一带,水兵又与日本警察发生了冲突。数百名日本警察将街道两头堵塞,看见中国水兵便挥刀砍杀。当地居民在歹徒煽动下,也从楼上往下浇热水、掷石块,还有人手执刀棍参与混战。中国水兵猝不及防,手无寸铁,结果吃了大亏。

混战结果,中国水兵被打死5名、重伤6名、轻伤38名、失踪5名。日本警察被打死1名、伤30名。

双方旋即通过外交和司法途径开始谈判。延至次年2月达成协议,称这次冲突是语言不通,彼此误会,没有追究责任和是非;对死伤者各给抚恤金,日方共支付银圆52500元,中方共付15500元。

“长崎事件”反映了日本民间的情绪。从此,“一定要打胜‘定远’”成为日本海军军人的一句流行语,甚至连日本的儿童游戏也把孩子分为两组,一组扮成中国舰队,另一组扮成日本舰队,进行捕捉“定远”、“镇远”两舰的“战斗”。李鸿章把“定远”、“镇远”两舰送到日本修理,本来就带有威慑的意图,却没想到竟如此深深地刺激了日本人的民族心理。

1891年夏,应日本邀请,丁汝昌率“定远”、“镇远”、“致远”、“靖远”、“经远”、“来远”6舰再次访问日本。

7月5日下午3时,北洋舰队抵达横滨,其他舰只随着旗舰“定远”号发出的旗令,变换队形,驶入港口。“定远”号鸣21响礼炮,负责接待的日舰“高千穗”号亦鸣21响礼炮作答。一时间,礼炮轰鸣,此起彼伏。

7月8日,《东京朝日新闻》以“清国水兵的现象”为题报道说:“登上军舰,首先令人注目的是舰上的情景。以前来的时候,甲板上散乱着吃剩的食物,水兵语言不整,不绝于耳。而今不整齐的现象已荡然全无,军纪大为改观,水兵的体格也一望而知其强壮武勇。惟有服装仍保留着支那的风格,军官依然穿着绸缎的支那服装,只是袖口像洋人一样饰有金色条纹。尤其水兵的服装,穿着浅蓝色的斜纹布装,几乎无异于普通的支那人。只是在草帽和上衣缝有舰名,才看出他是一个水兵。”

不久,有经验的日本军官也看出了缺陷:大炮没有擦干净,并且像洗衣坊一样晾晒衣服。军服的质料和大炮的保养性质是不同的,后者更直接地反映出舰队的战斗力。

北洋舰队在横滨停留了两个星期,日本天皇接见了丁汝昌和各舰管带。

中国海军军官也对日本舰队进行了观察。刘步蟾报告丁汝昌,日本海军实力已迅速提高,北洋海军添船换炮刻不容缓。然而,当时清朝廷已同意户部的意见,停购外洋船炮军火两年。在激烈的海军竞争中,中国方面失去了两年宝贵的时间。

姜 鸣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