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军甲午惨败实属必然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4.09 点击数:10
华商晨报

【报纸名称】华商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4.09

【版次】第C03版:甲午战争120周年祭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12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滴血的伤口。从今天起,本报推出“军事名家的甲午殇思”专题报道,将连续刊发金一南、丁一平、皮明勇、肖裕声、罗援、彭光谦、孟祥青等军事名家关于甲午战争的文章。他们以中国军人的家国情怀、当代学者的文化良知,走进历史深处,回应现实关切,倾听未来呼唤。既警示国人,也告诫他人;既呵护亚洲,也关爱世界。

北洋海军军官群像资料图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军人的实践,军队的实践,从最根本上来说,就是这两个字:战争。战争从来都用血与火,对一支军队进而对一个国家作出严格检验。被甲午战争检验了的北洋海军,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

官僚倾轧下的窘迫成长

这是一支在官僚倾轧中艰难成军的海军,从始至终的窘迫绝不仅源于挪用经费。

北洋海军是中国第一支现代化军队。从1861年清廷决定投巨资向英国购买一支新式舰队到北洋舰队成军的二十七年间,投入是巨大的。此时不论慈禧太后还是同治、光绪两任皇帝,皆意识到海防对维护统治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但为什么自1888年北洋成军后,“添船购炮”的工作就停止了呢?慈禧为什么突然又用海军经费去建颐和园了呢?

掌握数百万银饷的海军大臣奕譞,知道慈禧既要购舰、也要修园的两个心病,最终选择用海军经费作为协调利益的粘合剂。李鸿章曾在反对修园上起了关键作用,但出于对自身政治地位的忧虑和对形势的盲目乐观,最终还是加入了挪用海军经费的行列。

海军经费与其说是慈禧挪用的,不如说是奕譞、李鸿章等海军主持者拱手让出去的。当初筹建海军最力的人,后来腾挪海军经费最力。当初反对修园最力的人,后来别出心裁暂借、直拨、挪用、吃息筹资修园最力。清末政治中这种极其矛盾复杂的现象,也出现在李鸿章的反对派、暗讽慈禧“以昆明(湖)易渤海”的帝师翁同龢身上。

斗来斗去,吃亏的只能是夹在中间的海军。在内外利害纵横交织、官场福祸蝇营狗苟的形势下,谁也不会将主要精力投入海军建设。外患未至,海军是政治角逐中的筹码。外患已至,方想起以海军为共同盾牌,却为时晚矣。

失败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这是一支在歌舞升平中悄然断送的海军,震惊中外的覆灭绝不仅归于船速炮速。

大战之前的中日海军,总体看中方的优势还稍大一些。但当战场不再是操演场时,平日训练的差异立即显现:面对逼近的敌舰,北洋舰队首先在布阵上陷入混乱;黄海海战,北洋舰队一直在失去统一指挥的状态下作战,而对方火炮命中率高出我方9倍以上。

多种资料证明,北洋海军在一片承平的环境中,军风严重毒化。规定与章程形同虚设,至于舰船不作训练而用于走私贩运等,并不是个别现象。舰队腐败风气蔓延,训练中弄虚作假。大战之前,“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主炮的战时用弹仅存3枚。如此巨大的疏忽,使北洋海军大口径火炮优势顿成乌有。不排除这种可能性:海战中二舰之主炮绝大部分时间内,一直在用练习弹与敌舰作战。

从首战直至全军覆灭那一天,谎报军情未曾中止。

与此同时,北洋海军在威海围困战后期,军纪荡然无存,从部分人员不告而别、有组织的大规模逃逸,最后发展到集体投降。亲历战斗全过程的洋员泰莱事后说:“如大树然,虫蛀入根,观其外特一小孔耳,岂知腹已半腐”。

军风至此,军纪至此,不由不亡。

牢记教训,而非掩埋教训

这是一支被人惋惜了一百多年的海军,对其教训的挖掘往往又伴随着掩埋。

丁汝昌认为败战因个别将领怯懦逃跑,李鸿章是最早的经费不足失败论者,清廷则将责难集中在李鸿章身上,认为他只知避战保船,导致战败。这些观点直至今日仍在延续。

不妨提出几种假设。

假设一,北洋水师皆有邓世昌之勇,如何?

自从战争与人类社会相伴以来,还没有哪一种力量像海军这样,尤其检验一支军队的整体实力;也没有哪一种兵器像军舰这样,每一个战斗动作的质量都是全体成员战斗动作质量的总合。一支平素疏于训练却精于应付、连舰炮都用来张晒衣裤的舰队,战时无论怎样英勇,也难整合成合力。

假设二,北洋水师经费充足,多添快船快炮,如何?

持这样想法的人,仍以为北洋舰队败于装备性能,败于经费不足。同是主力舰,只备有一两枚主炮实弹去作战的海军,给它再强的兵器也归于无用。单就军事来说,甲午海战中最令人铭心刻骨的结局,莫过于庞大的北洋海军舰队整体覆灭的同时,对方舰队竟然一艘未沉。其中的差距,不是船速炮速能弥补的。

假设三,北洋水师多运用谋略,少去死打硬拚,又如何?

李鸿章“以夷制夷”的手法贯穿战争始终,思虑、算计不可谓不深,但现代战争是实力的较量,包括兵力、兵器,更包括人的勇气、意志、素质。以心术支撑的谋略哪怕再高再深,在实力冲撞面前不过是画饼充饥。

甲午之败,腐败使然。对当今军人来说,一个再大不过的教训就是:武器本身并不是战斗力,哪怕是再先进的武器。任何武器的效用,必须通过人及其组织去实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北洋海军的失败实属必然。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著作《苦难辉煌》获“中国出版政府奖”。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