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北洋海军的踪迹(二)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8.17 点击数:10
今晚报

【副篇名】萨 苏 著 金城出版社

【报纸名称】今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8.17

【版次】第16版: 作品连载

【入库时间】20130930

【全文】

“扬威”舰炮房三面都开有大窗,以便战时转动大炮,朝不同方向射击。

在船台上等待下水的北洋水师“超勇”舰

二、 北洋水师并非花架子

“超勇”号和“扬威”号这两艘军舰还有两个特色:一是在军舰腹部有一道装甲,这道装甲不是平的,而是圆弧形的。如果炮弹打过来,圆弧形的装甲可以把炮弹挡在外面,不至于落在机舱。二是在军舰前面有一个非常尖的冲角,如果和对方交战可以冲向对方,在敌人军舰的腹部撞一大窟窿。这两艘军舰上有很多后来人慢慢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面对这样两艘神奇的军舰,日本舰队8艘军舰确实不敢打,他们自己很清楚这8艘军舰全上也打不过中国的两条船。所以最后他们选择了退避三舍。

由此可见北洋水师成立后并非花架子,而是在维护中国在东亚的海权上真正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和日本19世纪后期在朝鲜先后交锋三次:第一次是壬午之变,第二次是甲申之变,第三次是甲午之战。这三次交锋中,前两次中国都取得了胜利,这两次胜利源于我们掌握了从中国到朝鲜之间的制海权。

这里还要再说一句,这次行动充分体现出当时中国海军的优秀素质。大家现在跟日本人打交道时常常会有这么一个印象:日本这个民族特别会算,会把事情算计得非常精细。为什么中日双方都增兵朝鲜时,日方比中国军舰晚一天到达?按正常情况下计算,中国军舰应该在几天之后到达朝鲜,所以日舰竭力争取在中国军舰到达之前赶到那里,可实际中国军舰怎么会先到?秘诀就在于史书上记载的这句“固轮疾行”,当我们深入探查邓世昌他们采用了什么技术先赶到朝鲜时,我们发现这个船跑出了比原来测试航速更高的速度,采用的是强压通风技术,给锅炉强制增压,使军舰跑出更大的马力。这在当时是英国少数舰长才掌握的技术,而邓世昌偏偏敢这么干。这次行动中他使用了高压通风技术。在他的最后一战,也就是甲午海战之中,冲向“吉野”舰队时,也使用了这个技术。曾经有人怀疑:邓世昌的军舰速度最高只能达到18点,“吉野”舰比它要快,最高速度能达到22点,邓世昌怎么做到赶上去撞这个“吉野”号的?我推测邓世昌在当时又一次采用了强压通风技术,使军舰速度超过了测试航速。

壬午之变之前,我们对朝鲜所谓的宗主权只停留在口头上,也就是朝鲜给我们进贡,我们把它认为是中国的一个附庸国,但实际上我们根本不控制它的任何事。壬午之变后,中国取得了在朝鲜的驻兵权,还取得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权力:一个是对朝鲜海关的控制权,一个是对朝鲜的电报局的控制权。当时中国的电报局已经设到朝鲜的皇宫里,而且在最后的甲午战争之中,朝鲜王宫里的中国电报局曾和日军发生过战斗。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