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造的第一艘军舰到底是什么样的?-——北洋水师网站站长陈悦谈“万年清”军舰原形和结构

作者: 暂无 日期:2007.06.18 点击数:70
福州晚报

【报纸名称】福州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7.06.18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黄柽 文/图 “万年清”是福建船政制造的第一艘军舰,由于此舰沉没,原始资料记载不详,经北洋水师网站站长、海军史研究会研究员陈悦反复考证,它的原形和内部结构终于毕现。 1 “万年清”原始资料 笔者翻阅历史资料,是这样记载“万年清”的: 一、“1869年6月10日,福州船厂下水了第一艘军舰‘万年清’号。该舰为木质结构,长68米,装有140毫米大炮。” 二、“‘万年清’号是1869年6月下水的。它是福州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轮船,从舰种上说,属于运输船,后来改为练舰。‘万年清’号排水量为1370吨,马力580匹,航速10节。” 三、“1887年1月20日,福建船政水师运输舰‘万年清’舰在上海吴淞口外东沙洋面遭英国京申公司商轮碰撞沉没,死七十余人,并淹没京饷公文等;后经调查,责任在英方,由英航商赔偿了事。” 在有限的资料里,对“万年清”的原形和内部结构记之不详,因为沉没,又没有打捞的记述,更没有原形可查。这样一艘在船政历史上重要的军舰的情况只好留给后人来研究了。 出于对历史的责任感和学术的严谨态度,研究员陈悦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综合国内外资料,对“万年清”外观形象、主尺度、船上细节、船型技术特征、建造风格等方面进行考证,获得对“万年清”的直观认识。笔者有机会采访了他,请他讲述考证“万年清”的过程和结果。 2 “万年清”外观特征 笔者:“据说台湾‘中国军舰博物馆’网站有‘万年清’军舰资料,可靠吗?” 陈悦:“由于时隔久远,‘万年清’军舰留下的直观形象资料可谓少之又少,可是,广为流传的一份‘万年清’军舰图片(图一)资料出自于台湾‘中国军舰博物馆’网站,一直流传至今。然而图中的军舰只有一根桅杆,与史料中‘万年清’装有三根桅杆的记载不符,而且船型完全是一艘欧式的帆船,并无作为蒸汽轮船的重要特征——烟囱、通风筒,同时该网站并未给出这件图片的来源出处,其可信度可想而知。” 笔者:“您是如何考证‘万年清’的外型特征的?” 陈悦:“2004年末,我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查阅档案,意外在由一档编辑的名为《御笔诏令说清史》的图书中发现一副尺寸较小的舰船图片。从绘图的技法看属于近代的旧物,图中的船只为三桅蒸汽暗轮船形象,船体上明显可以看到绘有烟囱,而且图上边缘处题有‘第一号轮船图’字样。我联系到中国近代史上可以称为‘第一号轮船’的自造船只有‘恬吉’、‘万年清’两艘,但‘恬吉’属于暗轮船,与图中的船只外型不符,因而可能性最大的即是福建船政的‘第一号轮船’‘万年清’。通过直接提档查阅第一历史档案馆藏的该图原件,发现随图还附有一份沈葆桢题写的奏片,完全确定了该图就是1869年10月1日沈葆桢上奏清廷‘第一号轮船试演渐熟专员监驶入津候派验’折中提到的‘呈送军机处以备御览’的‘万年清’图纸。” 笔者:“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的‘万年清’是什么样子的?” 陈悦:“这副最迟绘制于1869年的船政轮船图纸(图二),给今人提供了至为重要的船政轮船的外观形象特征。从图中看,‘万年清’的船型线型优美,虽然船体中部的烟囱表示军舰已经采用了蒸汽动力,但是外观上很大程度还保留着帆船的特征。军舰舰首有一根两截拼合的斜桅,主甲板上分别矗立三根桅杆。其中前桅装有三根横桁,可以张挂方帆,中桅和后桅则只有斜桁,挂三角帆,在后桅的底部有一根使风杆,单纯以风帆动力航行时,可以转动使风杆驱动后桅斜桁与使风杆之间张挂的风帆来调整船的航向。‘万年清’船体上还有的几处特征:1.军舰舷侧的舷墙上每侧开有4个炮门和1个登舰口,在舷侧炮位上最多可以安装8门火炮。2.舰体的涂色采用的是19世纪中期法国海军通行的办法,水线上刷蓝色,间涂以金色线条作为装饰,整体感觉非常华丽,同时也直接说明了船政“万年清”模型早期在技术方面受到的法国影响。由于‘万年清’是全木质船体,按照当时通行的建造工艺,为增强船底的耐腐蚀性,水线下的船体都包裹铜皮,因而对应到舆图上水线下的颜色呈现为铜色。3.为了便于水手攀爬上桅杆和横桁进行帆缆操作,前、中、后桅杆的左右两侧都绑结有绳梯,均为4纵道样式,同时绳梯还是加强桅杆结构强度的侧支索。由于3根桅杆采用的风帆不一,中、后桅的绳梯向上只连接到主桅和上桅衔接部,前桅因为上桅顶端还有张挂风帆的横桁,绳梯向上则一直连接到最上端的横桁底部。3根桅杆绳梯的根部连接位置和西式帆船的方法相同,即连接到舷外侧的木制托板上,根部另装有3眼滑轮,以方便调节绳梯的松紧度。4.从舆图看,‘万年清’的舰首和舰尾均装饰有仿西式的雕塑,可以认为是船政早期军舰的一种共有特征。5.‘万年清’在前桅和中桅之间有驾驶台与烟囱两个重要的舱面建筑。驾驶室的形式明显为木质,顶部有露天的罗经舰桥。紧连在驾驶室后方的烟囱为防止应力影响,采用的是略向后倾斜的安装样式,烟囱四边各有一根铁链支索用以加强结构强度。6.中桅和后桅附近的两舷外各有吊艇杆,每舷各悬挂两艘舢板。另外在舰尾还设有一套吊艇杆,悬挂一艘舢板。7.舆图上还展示了船政军舰独特的旗帜制度。由于军舰没有尾部旗杆,因而按照西方海军的规范将国旗悬挂在后桅斜桁桁端,然而出现在图中的国旗是一面红底金龙三角牙旗,形制极为特殊,联系到当时清政府尚未制定统一的黄底青龙三角旗国旗规范,可以认为这种红底金龙旗也是早期船政军舰上广泛悬挂的样式。除了国旗之外,‘万年清’舆图上还有一面更为特殊的旗帜,即悬挂在中桅顶端的长旒旗。长旒旗是典型的欧洲海军旗帜,主要用于代满旗或表示旗舰身份。出现在‘万年清’图上的这面长旒旗从上至下由红、黄、蓝三色构成,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中国海军采用长旒旗的直观证据,应当是由福建船政仿照西式自行制定的设计,也是船政军舰上的一大特点。” 笔者:“‘万年清’军舰尺度您如何考证的?” 陈悦:“掌握军舰外观特征后,还要考证军舰的技术状况,特别是准确的主尺度资料。‘万年清’军舰的主尺度记载,首见透露‘万年清’总图信息的是沈葆桢‘第一号轮船试演渐熟专员监驶入津候派验’折:‘……谨按部颁营造尺核计,船身长二十三丈八尺有奇,广二丈七尺八寸有奇,船头高二丈六尺一寸有奇,船尾高二丈三尺三寸有奇。其吃水也,虚船则船头五尺五寸有奇,船尾八尺四寸有奇。重船则船头一丈二尺六寸有奇,船尾一丈四尺五寸有奇……’沈葆桢奏折中明确长度单位是工部营造尺,以清代工部营造尺1尺等于32厘米换算,‘万年清’的长宽两种主尺度约数为:长76.16米,宽8.9米。‘万年清’主尺度的另外一则权威记载来自英国康威海事出版社的权威舰船年鉴(1860-1905),其中”万年清“的舰长为68.02米,宽8.99米。与沈葆桢奏折的数据相比较,军舰宽度数据可以认为相同。但长度数据则出入较大。因为西方记载舰船长度习惯使用水线长作为测量标准。假定68.02米的记载是水线长,经过对原图水线测量以获取原图的比例,结果求出了军舰的首尾全长(军舰首尾突出两点间的长度,不包括船首的斜桅)是76米,排除换算和测量中的细微误差,与沈葆桢奏折中记载的76.16米基本相符。综合有关‘万年清’尺度的各种记载后,基本可以还原出‘万年清’军舰的尺度数据:水线长68.02米。全长(不含斜桅)76.16米。宽8.9米。空载吃水:舰首1.76米,舰尾2.69米。满载吃水:舰首4.03米,舰尾4.64米。” 3 “万年清”船体材质 笔者:“‘万年清’船体材质是什么样的?” 陈悦:“‘万年清’的舰体材质为全木质,建造的基本流程是先铺设主龙骨(‘万年清’采用的是内龙骨,即船外表上看不到突出的龙骨),而后装配肋骨即木胁,最后完成船壳板的拼合。拼合装配的主要工艺是铜钉钉连,捻实缝隙,刮涂油漆、包水线下铜皮等。船政早期从南洋进口的柚木木料主要就是用于‘万年清’的建造,‘楢木到工四起,船身已就’,采用东南亚出产的柚木作为船料,好处主要是柚木极为耐磨,抗火性好,且再风吹日晒下不易变形开裂,同时产地距离中国近,比从欧洲购买橡木、杉木等西方造船使用的木料更为便捷。” 4 “万年清”动力系统 笔者:“‘万年清’的动力系统如何?” 陈悦:“‘万年清’的动力系统包括一座购自英国的竖式往复蒸汽机,以及两座方形燃煤锅炉,单轴单螺旋桨,功率600马力,航速9节。‘万年清’船内的两座方形锅炉安装较为特殊,因为舰体宽度狭窄,锅炉采取的是炉门分别朝向军舰首尾的背靠背安装样式,而非大型军舰上炉门分别朝向军舰左右舷的布置。朝向军舰前方的锅炉有5个炉门,朝向军舰后的锅炉只有4个炉门。为方便燃煤就近补给,又在两座锅炉的炉门前方各安排了一处煤舱。由于两座锅炉都会通过烟道与烟囱相连,因而锅炉的位置就非常容易判定,即在烟囱下方舰体内。联系到‘万年清’舆图进行分析,锅炉舱的位置即在中桅至驾驶室之间下方的舰体内。‘万年清’采用的竖式锅炉可谓兼有优弊。优点是,竖式锅炉较为节省平面空间,对于需要布置货舱的‘万年清’较有价值。缺点是竖式锅炉对舰体内安装位置空间要求大,势必造成军舰干舷加高的问题。干舷加高以为着战时备弹面积大,中弹概率也高。” 笔者:“听说您还为船政文化博物馆设计监制了‘万年清’军舰模型?” 陈悦:“是的。”陈先生展示此图样。 笔者:“这样‘万年清’永远‘航行’在闽江之滨了。” 采访了陈悦先生,我深深地感动:作为一个学者,他出于对福建船政和中国海军史的历史的责任感,以他的严谨的学术作风,丰富的舰艇知识,对“万年清”进行长时间的考证:在国家档案馆内苦苦追寻蛛丝马迹,在国际的资料堆里穷根究底史海钩沉,在古代现代军舰上奔波寻思深究其源,通过对比、鉴别、绘图,从而还原了鲜活的“万年清”的原形和内部结构,给船政史册增添光彩夺目的一页。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