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02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刘公岛上寻甲午》专题,2007年8月,编导张玉洁带领摄制组再度走进刘公岛,再次聚焦百年前的那场震惊世界的甲午海战-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1.01 点击数:20
威海晚报

【报纸名称】威海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1.01

【版次】

【入库时间】20101230

【全文】

□ 刘文杰 拍摄起因 刘公岛作为军事要地,一个多世纪前目睹了中日甲午海战,记录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悲壮而又屈辱的一页。直至今日,因为甲午战争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所处的重要地位,一批专家学者,甚至是业余爱好者,对它持有的浓厚兴趣丝毫不减,且每每有新的成果出现,力求向世人还原历史的真相。 说到这里,必须要交待两个人:陈悦和孙建军。陈悦,中国海军史研究会研究员,年仅29岁。先后在国内专业刊物《现代舰船》上发表文章数十篇,共计50余万字,这些文字最终结集而成《北洋海军舰船志》一书。这些文章的问世,奠定了他在北洋海军历史研究界的地位。另一位是甲午战争业余爱好者孙建军,著有《拂云看山——追寻威海历史的遗踪》、《丁汝昌研究探微》。 刻意交待此二人,并非无视有着累累硕果的老一辈研究者,而是他们以业余爱好者的身份,在甲午战争研究领域做出成就,实在令人钦佩。 近年来,甲午战争研究领域一些新的证据不断被发掘,根据这些新证据产生的新观点也是层出不穷。为了让世人对这段历史有更广泛的了解,2007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再次来到刘公岛,对它及周边地域开始了为期17天的实地勘察拍摄。此次拍摄,除了央视张编导、摄影师小王两位成员外,我们还邀请了甲午战争研究领域的专家戚俊杰、王记华,新锐陈悦以及市电视台年轻的摄影师马鹏程。我和其他两位同事则作为刘公岛景区方面的代表,为摄制组的其他成员提供后勤保障、协助拍摄。 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摄制组一班人马便登上了前往刘公岛的旅游船。下面,就让我们跟随央视摄影师的脚步,到拍摄现场一看究竟。 场景一 探险东泓炮台 由于之前已经有过一次同类题材的拍摄活动,这次拍摄的重点也因此有所不同:我们并没有过多地停留在博物馆内,而是转战到了岛上的各处遗址,进行实地拍摄。 第一站,我们选择了刘公岛最东端的东泓炮台。在当时,此处炮火火力可及刘公岛东部海面与南北两海口,主要与日岛、南帮炮台一起封锁南口。在甲午威海之战,予日军以重创。后因被日军占领南岸炮台而弃守。 路途遥远,我们坐上中巴车,一路东行,向炮台进发。由于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因此很少有游客来到东泓炮台。我们下车时,太阳已高高地升了起来。8月的刘公岛,由于海水的蒸腾,海岛及四周的天空总是处于一片水汽的包围之中。这弥漫在高空中的水汽,也阻挡不住太阳毒辣的光线。随着时间一步步推移,太阳对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的炙烤也达到了极致。 不远处的小亭子正在修葺之中,叮当作响。为了不影响拍摄,在我们的要求下,他们停下了作业。拍摄又开始了。这一次,编导请来了戚馆长做解说嘉宾,一边采访,一边拍摄。此时,我们都已退到了摄影师身后,只见编导和馆长两个人,由远及近,边走边聊着向我们走了过来。由于佩戴了无线耳麦,采访过程就如同聊天一般自然。拍完这一组镜头,我们转移到了炮台前的半地下建筑——兵舍之中。 一番请教过后,我们得知:这里一共有11间兵舍,高约4米,宽3.2米,并且互相贯通。且听戚馆长向我们道来:原来这些兵舍系当时德国人汉纳根设计的。施工时,首先将山崖下挖,然后在挖去的空间上使用花岗岩、水泥等材料构筑兵舍及坑道等设施,最后再将挖去的土层重新覆盖到兵舍上方,并与炮台持平。兵舍的向阳面,则开辟了门窗。这种独特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兵舍采光通风的需求,又保证了整个兵舍及弹药库的安全。 最终,我们决定沿坑道而上,前往炮台,去实地勘察一下当年炮弹的运送路线。我们踮着脚,在两把强光手电和昏黄壁灯的照明下,一脚深一脚浅地趟过几道水湾,这时陈悦示意大家停了下来。这是一面特殊的墙壁,特殊就在墙壁下方,有一处仅容一人钻过的方形坑道洞口,并以大概45度角的坡度通往上方。陈悦指着这个坑道向大家详细介绍起当时炮弹的运送方式来。 原来,当时并没有现在轻巧的起重装置,全凭人力运送炮弹。炮兵需使用一种木质小车,将炮弹从弹药库搬到这个坑道口,再由人从坑道上方,用绳索将车与炮弹一同提升至炮位。这种运送方式,避免了炮弹露天运输的危险性,且方便快捷。这时,摄影师小王招呼我们帮忙把三脚架放至最低,尝试着拍摄这一坑道。然而,几经尝试,摄影机的机位还是过高。这时,只见摄影师小王取下摄影机,没有顾及什么,就蹲在了湿漉漉的地面上,徒手拍摄了起来。随后,我们沿着坑道继续前行。一路上,大家都十分小心,生怕一不留神就跌倒在地。就这样,经过几段弯路,穿过一道铁门,我们发现自己已然身在山崖顶部的炮台掩体之内了。 走出掩体,我们一行人来到了位于东侧的炮位。这时,我们的戚馆长向编导介绍起了这所炮台。此时的炮台仅仅剩下了水泥部分,四周荒草丛生,林木茂盛,西侧不远处则是黑黝黝的克虏伯巨炮(复原物)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采访过程中,耳边呼啸的风声常常使无线麦克风里传出惊人的噪声,但是编导听了之后,认为这段采访虽然有瑕疵,但却十分真实,现场感很好,并且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炮台的环境。就这样,拍摄又继续进行了下去…… 场景二 乘风破浪龙须岛 为了收集更多的一线素材,摄制组选定了下一个目的地——龙须岛。 龙须岛是个什么地方呢?说到威海卫的沦陷,就不能不提到龙须岛。龙须岛位于刘公岛的东南侧,隶属于荣成。1895年1月20日,日本陆军第二军在海军掩护下从荣成湾龙须岛登陆,占领荣成县城,进而兵分两路向北洋舰队基地威海卫进犯。 2007年8月20日,部队派来了一艘交通艇协助我们拍摄。上午9时许刘公岛旅游码头,我们如期等来了这艘蓝灰色涂装的小艇。在发动机的轰鸣声中,我们踏上了前往龙须岛的征程。沿着海岸线东航道,我们与舰艇官兵们一起,一路上劈波斩浪,高达16节的航速让小艇上下颠簸,晃动得厉害。为了拍好这次行程的经过,摄影师小王毅然扛起了摄影机,站到了甲板之上。我和电视台的小马则紧跟其后,一只手紧抓护栏,另一只手则死死抓住他的腰带,生怕他出现什么闪失。就这样,我们有间隔地拍摄了多组镜头。其间,我们不得不找了一根绳索,将摄影机牢牢地拴在手中。 随着时间的流逝,鸡鸣岛、海驴岛、成山头被我们一个个抛在了身后。正午时分,我们在荣成西霞口港靠岸。午饭过后,经过短暂的航程,我们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龙须岛所在海域,荣成湾。 为了选取最佳拍摄角度,我们并没有靠岸,而是将小艇停在了岸边不远处。我们所在的这个港口,现在已是当地的一个渔港,放眼望去,是鳞次栉比的渔船,桅杆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岸边是连绵不绝的沙滩,地势平坦。这时,几位专家学者向我们讲述起了龙须岛的地理特性、军事上的重要地位等情况,摄影机又开始了运转。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样一个情况——当时日本间谍活动达到了极为猖獗的地步,正如戚其章老先生的《中日甲午威海之战》书中所言:“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对威海、荣成一带的地理形势和军事设施,早已一清二楚,了如指掌……日军在荣成登陆后,带着极详细的军用地图,山、河、沟、井、林、村庄、炮台等都在上面画得清清楚楚。” 采访完毕,我们踏上了返程的航线。日落时分,我们回到了码头,这时已是晚上6点多钟了。 场景三 夜探北洋海军提督署 这些天来,我们一直住在岛上的刘公岛宾馆内。晚饭后经过简单的休整,我们趁着夜色再次来到了北洋海军提督署,继续完成上次因为游客过多而未完成的拍摄。 提督署北洋海军议事厅中,是一尊尊神态各异的蜡像。这些蜡像或站立、或端坐,似乎在商议着什么,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北洋海军众将士召开军事会议的情形。这时天色已晚,两盏各800瓦的照明灯将议事厅内照得灯火通明。这时没有了白天熙熙攘攘的人流,没有了白天的喧嚣,只见摄影师小王冲着蜡像举起了摄影机,无论是远处的全景,还是近处的人物特写,除了尚须小心避让的蜡像,再也没有了白天拍摄的不便。 但是炎热的天气和耳边萦绕的蚊虫还是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不便…… 我们又来到了馆内的礼仪厅。我们知道,丁汝昌实际上是在自己的书房中自杀的,但是为了拍摄的需要,摄影师借用了礼仪厅的环境。礼仪厅内雕花桌椅,饰有麒麟图案的屏风,都成了摄影师眼中理想的道具。为了让观众朋友们对提督丁汝昌自杀事件有一个直观的认识,我们向博物馆工作人员借来了清朝士兵服模样的工作服,准备来个真人情景再现。央视编导选择了让小马出演丁汝昌这个角色。大热天穿上这件厚实的衣服,真是难为他了。 照明灯亮起,摄影机对面小马的模样看得一清二楚。只见“丁大人”提起毛笔,似乎想写下什么,但随着一声叹息,又将笔放了下来。紧接着一杯不明液体被咽下,“丁大人”倒了下去……我们知道,丁汝昌系吞服过量鸦片水自杀的,真人场景复原,这么个拍法无可厚非,但这样强的光线,拍起来岂不要穿帮了?也许您也有同样的疑惑。 带着困惑,我找到了仍旧一副赤膊打扮的摄影师。小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我看看摄影机中的画面。只见画面朦朦胧胧的一片,取景框中“丁大人”仅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但却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提督丁汝昌自杀时的情景——原来,小王并未将镜头的焦点落在“丁大人”身上。 经过连续数日不间断的工作,摄制组陆续拍摄了水师学堂、日岛炮台、南帮炮台、定远舰景区等地。带着满身的疲惫,也带着巨大的收获,2007年8月29日,我们的队伍返回了威海市区。 至此,CCTV-4《走遍中国》栏目组再访刘公岛的拍摄活动圆满结束。此次拍摄活动,虽然我们不可能穿越时空,身临现场去寻找真相,甲午战争中的一些谜团仍然没有被解开。但经过新老专家学者的研究、对史料的发掘,经过电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笼罩在甲午战争上的一些迷雾终究会被一点一点地驱散,历史的真相也会一点一点地呈现在世人眼前,逝去的英魂最终得以告慰。这次拍摄活动,将一些普通人不曾了解的史实,一些史学界存在的争议,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搬到了银幕之上。这一举措,对于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来说,是了解甲午战争这段历史的又一窗口;对于孜孜不倦进行着艰苦研究的专家学者们来说,这又是一个向世人展示自己研究成果的绝佳舞台。对于我和我的同事们,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