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将领黄祖莲李焕俭

作者: 暂无 日期:2011.12.01 点击数:10
蚌埠日报

【报纸名称】蚌埠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12.01

【版次】第H3版 (白乳泉)

【入库时间】20120110

【全文】

黄祖莲(1863—1895),清怀远县人,少有大志,入上海方言馆学习英语,常思为国立功。光绪元年(1875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13岁的黄祖莲被清政府选为公派留美学童。他是中国近代史上首批120名公派赴美留学的学童之一。黄祖莲在美国海军学校学习航海驾驶,勤学好问,各科成绩名列前茅。由于清政府怕学生思想西化,光绪七年(1881年),无视朝野有识之士和国际友人的规劝,一意孤行,提前将留美学童分三批强行撤回国内。回国后,黄祖莲先入天津水师学堂驾驶班,继而到“威远”练习船见习,后调“济远”舰,升为千总。

黄祖莲等留美学生“迭经面加校试,考其所学,无所不精,分赴各营教习,于处洋操法、阵法、口令,均臻娴熟,所教弁勇,颇有成效”。李鸿章不得不承认:“选募学生出洋肄业西学,培养人才,实为中国自强根本。”光绪十五年(1889年),黄祖莲升署北洋水师中军左营守备,充“济远”舰驾驶二副。光绪十八年(1892年),调充广东水师“广丙”舰帮带大副。光绪二十年(1894年)5月,李鸿章奉旨到威海校阅海军,黄祖莲指挥广丙舰北上会操,论功以都司升用,校阅后留威海。

广丙舰帮带大副黄祖莲在海军中,虽年轻资浅,但熟读兵书战史,颇有谋略,并以直言进谏著称。光绪二十年(1894年)7月23日,日本海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在牙山口外击沉中国运兵船,又从汉城出发,偷袭牙山清军,挑起甲午战争。《清史稿·忠义·黄祖莲》载:黄祖莲向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献策:“严兵扼守海口,而以兵舰捣之,攻其不备。否则,载劲旅抵朝鲜釜山等处,深沟高垒,绝其归路,分兵徇朝鲜诸郡邑,彼进则迎击,彼退则尾追,又出偏师扰之,彼粮尽援竭,人无斗志,必土崩瓦解,此俄罗斯破法兰西之计也。”当时,“镇远”舰管带林泰曾也提出类似建议。但扼于朝廷命令,丁汝昌无法采纳黄祖莲等人建议。及大东沟将战,黄祖莲又提出:“海战宜乘上风,兵法贵争先著。今西北风利,宜乘兵轮未集,急击不可失。”他的计谋又未被采纳。

同年9月17日,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展开大战。当时,“广丙”与“平远”二舰在大东沟港口担任警戒。中午12时50分战斗打响后,“广丙”、“平远”便驰赴战场,午后1时,参加战斗。下午2时40分,黄祖莲指挥“广丙”炮手配合“平远”舰,击中日本海军军令部部长乘坐的“西京丸”号并使该舰燃起大火。北洋水师“福龙”鱼雷艇乘机向“西京丸”发射鱼雷,可惜未能命中,使“西京丸”侥幸逃脱。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痛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四舰,邓世昌、林永升等海军将士壮烈牺牲,损失重大。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日本舰队亦受重创。战后,清政府以保船为名,消极避战,坐以待毙,更助长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同年12月,日军弃西路,南扰山东,黄祖莲佐总兵刘步蟾镇守威海,东路兵力单薄,日军乘虚而入。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1月20日,日军在荣成湾登陆,进攻威海。30日,日军水陆两路发起攻势,其第二军第二师团进攻威海南邦龙庙嘴炮台。黄祖莲指挥“广丙”舰将士开炮迎敌,敌人开始退却。接下来敌大队人马赶到,清军寡不敌众全线溃败,龙庙嘴炮台不幸陷落。日军用龙庙嘴炮台的火炮轰击威海港内的北洋水师舰船。激战中黄祖莲不幸中炮,壮烈殉国,成为留美学童中牺牲于中法、中日战争的七名海军将领之一。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