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海战的另一场败局

作者: 孔令君 日期:2014.07.29 点击数:10
文摘报

【作者】 孔令君

【报纸名称】文摘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29

【版次】第07版:军情解码

【入库时间】20140830

【全文】

当年,各国媒体如何报道甲午海战?我们寻遍了各家报纸,却发现真相被这样掩盖。

那一个甲午年,与战争如影随形的,是另一场败局。

开战之初,《华尔街日报》在消息中称,记者在伦敦发现一种“共识”——英国同情中国。当时,英国得知英国籍的“高升”号运兵船被日军击沉后,舆论哗然。《泰晤士报》常常是一整版,或是大半个版的评论文章。

然而,随着战争的发展,“在日本的舆论公关下,最终舆论转向了对日有利的一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政工教研室主任阚延华说。这场堪称危机公关“典范”的操作,包括迅速发给各国驻日公使一份“关于旅顺口事件的辩解书”,指出“外国记者关于旅顺口事件的报道是夸张渲染”;指出日军所处决的不是俘虏或平民,而是“化装成平民的士兵”。

研究晚清史的青年学人雪珥发现,当时日本还邀请美国驻日本的公使去中国现场调查,并积极动员一些西方媒体从业者;日本媒体传播的逻辑和说辞,是屠杀即便真的发生了,也是因为日本士兵对“中国军队残虐日本战俘”的报复。

结果是,在战争后期的评论文章中,不少倾向于日本。

《亚特兰大宪政报》表示:“美国公众毫无疑问同情日本,一般认为日本代表着亚洲的光明与进步。”早在开战不久的8月,剑桥大学教授韦斯特莱克在《泰晤士报》发表评论,认为日本击沉“高升”号是合法的,主要理由是“高升”号搭载的清军是开赴朝鲜与日军作战的,确是“军事上的需要”。

阚延华告诉记者,这种倾向性,显然与日本朝野在宣传上的苦心经营、清朝政府的茫然无措有关。

甲午战争期间,日本政府组织专人撰写英文稿件,积极向西方媒体供稿,同时高度重视国内外舆论信息。驻英公使青木周藏在呈送日本国内的报告中说:“我以前就与《泰晤士报》建立了关系……把英国政府拉向我们一边……请寄供政治上和私人之用的额外经费。”

报刊资料记载,日本还策划在随军记者的全程见证之下,给受伤被俘的清军“治疗”,之后释放;另外,日军“以礼送回”自杀身亡的丁汝昌的灵柩。这类“新闻策划”,被西方媒体广为报道。而清政府在战争期间不仅禁止国内外记者随军采访,甚至还曾有两位西方记者因为错走到中方阵地被砍了头,惹起许多外交风波。

雪珥查阅的整个甲午战争期间的所有英美大报上,没有看到任何一篇文章是由中国官方或个人主动提供的。

相比之下,孰强孰弱,谁胜谁负?一目了然。

(《解放日报》7.24 孔令君)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