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口作家走遍普兰店书写近代史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11.21 点击数:20
半岛晨报

【副篇名】《貔子窝1894》填补了甲午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敌的文学空白

【报纸名称】半岛晨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11.21

【版次】第A21版 大连新闻地方

【入库时间】20140120

【全文】

64岁的王树真每天至少要写两个小时,这部正在创作的《海水是咸的》,已经完成了31万字。王树真出生在皮口街道,已出版了数百万字的作品。其中,历时15年才完成的小说《貔子窝1894》,更是填补了中国近代史甲午战争期间中国人民反抗外敌的文学空白。除了当兵外,王树真的生活与工作几乎就没离开过这座古镇,他也将创作题材都集中在了大连的近代史上,并为搜集资料走遍了普兰店。

专注本土题材创作的王树真,每天都要用电脑写两个多小时。

民族英雄后人已有线索

中专学历的王树真,是从中年以后才开始文学创作的,著有长篇小说《猿人》等,多数题材聚焦的都是大连的近代史。其中,影响较大的一部作品,便是反映皮口人民反抗外敌的《貔子窝1894》。据王树真介绍,皮口原叫貔子窝,就是因为这里貔子(学名叫鼬獾)多。王树真将这一充满灵性的动物与当地的民族英雄高武的事迹相结合,用50多万字的篇幅,写就了高武带领上千义勇军在貔子窝反抗外敌入侵的英雄赞歌。这本书王树真写了15年,其间为了方便写作,他还买了一台电脑。在他的印象中,那台486电脑是皮口街道的第一台电脑。“当时都没有电脑桌这个概念,我是一会看键盘一会回头看屏幕,不到半个月就累坏了脖子,后来自己做了一个电脑桌。 ”王树真回忆,“那段时光虽然艰苦也充满了快乐。 ”

而王树真的研究也并不停留在写作上,对于高武这位英雄人物,在闲暇时间他也一直在寻找其后人的线索,想了解更多的故事。最近,他得知高武的后人很可能就在杨树房哪个村,目前他正在想办法核实具体信息。

写近代工业题材明年完成

年过六旬的王树真身体不错,没什么大毛病,这也与他良好的作息有关。“早上五点多起床,锻炼一个多小时后开始写作;中午午休;下午外出查资料,再创作一个多小时;晚上锻炼后于九点多睡觉,从不熬夜。 ”王树真说。近代史虽然题材丰富,但想在尊重史实的情况下写出优秀作品也并不容易。在写作前,王树真必须进行大量的资料搜集,与一些人物的后人交流,弄准信息。“都说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其实,普兰店地区,尤其是皮口地区的近代史事件,不比旅顺少。 ”王树真在跑遍了普兰店搜集资料后感慨。

现在,王树真正在创作又一部长篇小说《海水是咸的》。“大连近代的民族工业也取得过辉煌的成绩,这部小说我将以周家铁铺为主线,将民族工业所受到的打压以及生存进行详细的描述。 ”王树真说,“这部小说同样计划是50万字,目前已经完成了31万字的创作,预计明年就将完笔并出版发行。 ”

董德华

半岛晨报、海力网记者杨德欢文/图

都说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其实,普兰店地区,尤其是皮口地区的近代史事件,不比旅顺少。 ”

——王树真在跑遍了普兰店搜集资料后感慨道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