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历史沧桑 思军人使命

作者: 李德忠 日期:2014.08.11 点击数:10
解放军报

【副篇名】——评军报《寻访甲午战争遗址·国耻十思》

【作者】 李德忠

【报纸名称】解放军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8.11

【版次】第10版:新闻点评/新闻函授

【入库时间】20140920

【全文】

今年7月25日,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的日子。从7月26日开始,解放军报连续推出《寻访甲午战争遗址 国耻十思》,通过记者振聋发聩的追问,让读者从历史的缝隙中管窥那场战争带给中华民族的血色记忆,也把对国殇的反思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是昨天的新闻,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好的新闻作品自有承载的历史信息,或惊心动魄,或惨烈悲壮,或厚重沧桑。品读这组气势磅礴的“国耻十思”,有三点强烈的感受。

剔肤见骨找病根

吹糠见米写精神

历史题材的述评,从写作的角度讲,是较难把握的。这组深度报道以“思”为主题,以“重”(题材重大)、“多”(多角度、多侧面)、“活”(思路活、报道形式活)、“深”(评论到位、内涵揭示深刻)为突出特点,通过思想与事例、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剔肤见骨寻找战败病根,吹糠见米书写军人精神,借古喻今,含义深刻。

隐忍、不屈、拼搏,泱泱中华五千年文明,传承的实质见“精神”。寻访甲午战争遗址,记者在鸭绿江见证了两支不同军队的荣辱成败:信仰迷失的清军,在国难面前毫无担当,面对侵略者闻风丧胆;信仰坚定的志愿军,在生死关头毫不退缩,上甘岭上浴血荣光……于是作者感慨:信仰,不是一种时髦的噱头,而是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这种坚贞不屈的信仰,正是我们实现中国梦和强军目标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深邃的透视力、站高望远的判断力和理性分析,给人以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人生感悟。

感性与理性相融

思考同发问交织

品鉴历史教训,直面现实挑战。“国耻十思”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全景式、多层次、宽领域的深入梳理和总结,从国殇、作风、海权、创新、忧患等多个角度,使人们深刻认识到甲午之殇的沉痛教训,是对国家命运的追溯,更是对军人使命的追问。这十篇深度解读是解放军报记者和着血泪带给读者的历史教科书,篇篇都是佳作,章章都有可圈可点之处。

一个敢于面对自己失败的人才有可能成功,一个有勇气检讨自己历史的民族才会有希望。寻访甲午战争遗址,心痛之后更多思索。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国耻十思”的标题吧。思国殇:比“自哀”更沉重的是什么;思作风:军人血性,要用信仰“开刃”;思变革:思想不远,“致远”焉能致远;思国防:江山筑不牢,金山银山一场空;思海权:海洋大国,今天靠什么“正名”;思忧患:忘了甲午,每一年都可能是甲午……每一个标题都振聋发聩,让人警醒。

10篇述评,2万多字,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思考,是揭开北洋水师伤疤之后又撒上的一把盐,却疼在120年后中国军人的心口。捧读荡气回肠,放下掩卷沉思。

整体是警世洪钟

篇篇如盛世狼烟

品读“国耻十思”,一直有一种无法摆脱的沉重,字里行间浸透着军报记者的深入思考,穿越时空,直逼我们军人内心,是精神的滋养,更是对军人忧患意识的血泪呼唤。这组报道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寓意深刻的问题:作为军人,要有剑气纵横的血性与骨气,因为这种铁血气质是军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个国家和民族息息相关。

历史是一面镜子,一个强国的崛起和屹立,离不开经济的发展,更离不开国防的强大。当前,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每一名军人都应当从历史的伤痛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矢志培塑我们的国之魂、军之魂,争做真正大写的“人”。正是从这个角度审视,这组“国耻十思”是警世洪钟,更是盛世狼烟。

看“国耻十思”,我们需要自信,我们更需要自省、自警。感谢解放军报记者为我们打开这样一扇窗,让我们看到那场海战前后中国军队的血泪历史,更感谢他们从古战场带回的冷峻深邃思考,让我们更加理性地思索军人的责任和使命!

(作者系《前卫报》第一编辑室编辑)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