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斗士”伍连德伍连德(1879~1960),中国卫生防疫、检疫事业、微生物学、流行病学、医学教育和医学史等领域的先驱。出生于南洋。其舅父为北洋水师名将林国祥,亲人中数人在甲午战争中殉国。1896年获女皇奖学金留学剑桥,7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回乡开业,1907年受袁世凯聘请,回国出任陆军军医学堂帮办,此后为国服务30年。

作者: 暂无 日期:2008.06.14 点击数:10
奉化日报

【报纸名称】奉化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8.06.14

【版次】第A3版(往事特写)

【入库时间】20121010

【全文】

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鼠疫大流行,于1910年底石破天惊地爆发了。我国东三省当时是兵家必争之地,不仅俄国日本二虎相斗,英法美德也纷纷染指。鼠疫流行后,俄日以独自主持防疫为由,图谋东北主权,以至陈兵相向。

其余列强不能坐视,迫使清廷全力以赴。

临危受命的伍连德只带一名身兼助手和翻译的学生,火速赶到鼠疫流行的前线哈尔滨,发现实际情况比想像的还要严峻。伍连德除了要尽快查明瘟疫的病因,向朝廷提交控制方案以外,还要协调和俄日等国的关系,指挥东三省防疫。以清朝的国力和国际地位,这几乎可以说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到达哈尔滨6天之内,伍连德冒着生命危险进行了中国第一例人体解剖,从鼠疫病人尸体的器官和血液中发现鼠疫菌,从而证明了鼠疫的流行。可是没有想到,病因查明后,防疫前线的情况反而更糟了。对于伍连德关于肺鼠疫这一新型鼠疫流行的判断,在场的俄日法等国专家无一赞同。事关防疫措施,一旦失误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伍连德力排众议固执己见之时,奉命来援的北洋医学堂首席教授法国人迈斯尼向总督、朝廷和驻华使团要求替代伍连德出任防疫总指挥。为顾全大局,伍连德只得提出辞职。而大鼠疫利用铁路交通的便利,从哈尔滨傅家甸源源不断地经长春、沈阳入关,向全国扩散。

在外务部左丞施肇基斡旋之下,朝廷支持伍连德,免去迈斯尼的防疫任务,并倾力增援,将平津直隶一带的医学人才和医学生悉归伍连德麾下,总数50余人。恰在这时,迈斯尼私自看望鼠疫病人,患鼠疫身亡,引起举世震惊,伍连德的判断以这样一种方式得到证实。他因此当仁不让地成为这场国际防疫行动的主帅。

从西伯利亚到上海,南北两千里完全按伍连德的防疫方案,全面隔离鼠疫病人和可疑患者,清王朝以倾国之力和鼠疫进行生死较量。在最关键的哈尔滨,伍连德率领由医护人员、中医、警察、军人和民工组成的防疫队伍,和鼠疫进行决战。每一天都有同事殉职,而每一天都有更多的人舍生忘死地冲了上去。但是隔离施行了将近1个月,鼠疫的流行趋势却越来越严重,日死亡人数持续创新高。

几乎所有人的信心都动摇了,只有伍连德一个人不懈努力,用他的自信去感染着整个团队,使大家在近乎绝望中坚持了下来。

1911年春节,他从朝廷请来圣旨,焚烧了几千具鼠疫患者尸体,成为第一次东北防疫的转折点。

靠着伍连德周密而科学的防疫方案,靠着高达10%殉职率的防疫团队组成的血肉长城,一场数百年未见的鼠疫大流行,在不到4个月时间,被以中国人为主的防疫队伍彻底消灭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伍连德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据《中华读书报》)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