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前准备看中日甲午战争马春华(海军指挥学院)

作者: 窦晓竹 日期:2011.11.03 点击数:20
江苏科技报

【作者】 窦晓竹

【报纸名称】江苏科技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1.11.03

【版次】第7版 科研学术

【入库时间】20120720

【全文】

对比研究甲午战争爆发前中日两国对待战争的态度,及两国对战争的准备情况,可以为人们解读这场战争提供更丰富的视角。

一、日本的战前准备

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先占朝鲜、后侵中国是它既定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进行了长期的准备。

从1868年开始,明治天皇多次谕令要将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作为“当今第一急务”,为此政府多次制定了军舰建造计划。为了解决建造军舰的经费问题,明治天皇多次带头从自己的內帑中调拨钱款,政府也用增加税收、发行海军公债等方法筹措资金,民间则进行了多种形式的募捐。经过几十年有计划的经营,到1894年甲午战争前日本海军已拥有大小军舰31艘,鱼雷艇24艘,排水量已达61373吨,整体力量和战争潜力超过了北洋海军。

日本政府还实行了机构改革,并仿照德国军制改编了军队,使日军的近代化水平大为提高。日本还频繁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陆海军大演习,在战术上作了细致研究和精心策划。

同时,日本还制定了对中国作战的详细计划,设想了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作了周密部署。日军统帅部的战略决策是:第一,作海军主力决战。如获胜时,派遣陆军主力在渤海湾登陆,进逼北京;第二,海上决战如不分胜负,则集中陆军主力,占据朝鲜全岛;第三,若海战不幸失败,清政府获得制海权,则将陆军主力留置国内,以防清军来袭。日军还决定,为实现其战略目标,日本海军在战术上主张采取突然而猛烈的攻击,最好是不宣而战,以取得先发制人的速决战效果。

这样,到1894年,日本完成了对中国战争的准备,中日之间的战争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或者说,只是日军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或理由的问题了。

二、中国的战前准备

在日本精心备战时,清政府虽感觉到了日本侵略的威胁,却未能付诸实际有效的行动。

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当时北洋海军的实力远远超过日本海军,但中国海军的优势未能持续下去,在北洋海军成军后不久,即开始陷于停滞状态。

北洋海军成军后,李鸿章和清政府都深信以现有力量已足以抑制日本的野心。1891年,李鸿章第一次校阅海军后向清政府奏报称:“综核海军战备,……就瀚海门户而论,已有深固不摇之势。”因此,北洋海军成军后,清政府发展海军的紧迫感大不如前,海军建设开始放松。同时,清皇室的巨额花费也阻碍了海军的发展。先是1888年光绪皇帝大婚耗去白银500万两,紧接着慈禧太后大规模整修颐和园和修建“三海”工程,又花费无数,甚至挪用了海军经费。这直接导致了北洋海军成军后至甲午战争前,未再添置一艘新舰。日本海军恰恰抓住了这个机遇,快速赶超上来。到甲午战争爆发时,日本海军总体实力已超过北洋海军,尤其在一些主要的战术技术性能上,日本海军都对北洋海军构成了重大威胁。

同时,面对不断增长的日本侵略威胁,清政府也未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在日本蓄意发动战争的阴谋已昭然若揭、朝鲜形势极度紧张、战争已不可避免的时候,清政府不是积极备战,而是寄希望于列强的调停,企图以妥协换取日本的让步。在军事上既未组织专门的作战指挥机构,又未能制定相应的战略战术。在列强调停失败,战争已经爆发的时候,才在宣战诏书中提出了一个海守陆攻的战略方针——北洋海军集结于黄海北部,扼守渤海海峡,策应在朝清陆军,以确保京畿门户的安全。显然,这是一个消极防御的海军战略,它使海军完全放弃了主动进攻,放弃了对制海权的争夺,严重束缚了北洋海军作为一支重要海上机动力量的进攻性和灵活性,使北洋海军从甲午战争开始即处于完全被动挨打的状态。

三、甲午战争的结局

孙子曰:“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也就是说,战前筹划充分的,取得战争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反之,战争失败的可能性就大。从上面中日双方战前准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兵力兵器、军事思想,还是战略指导、战术实施,日军的战前准备都明显比清军精细、科学、充分得多。以此推之,中日甲午战争的结局就不言而喻了。

果然,史实证明,不论是陆上作战,还是海上作战,清军都一败再败。日本不仅侵占了朝鲜,还占领了旅顺,围困了威海卫,最终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面对日军的长驱直入,清政府屈辱求和,派李鸿章为代表赴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至此,历时9个月的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的彻底失败而告终。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