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甲午》:以独特视角反思甲午战争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7.09 点击数:20
兵团日报

【报纸名称】兵团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09

【版次】第08版(读书)

【入库时间】20140731

【全文】

熊疏杰

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而中国的战败,更成为国人的心头之痛。反思这段惨痛的历史,并不只是专家学者之事,还应号召全民参与。《再见甲午》一书以报告文学般的叙事方式,生动再现了甲午战争的全过程;书中收录的近百幅珍贵历史图片,使读者能形象直观地领略近代风云变幻;平实的文字蕴涵精细历史解读和专业军事剖析,还原历史真相,为读者了解甲午、解读甲午、评判甲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再见甲午》是一本历史书,也是一本军事书,更是一本教科书。

《再见甲午》的作者许华是著名的甲午战争与近代海军史专家,在书中,他透过“蓝色视角”,解读与反思甲午战争,站在海权理论的高度,对甲午战争进行外科手术式的精准剖析,具有鲜明的军事学术特色。

在完整回溯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局发展及最终结局全过程的基础上,《再见甲午》一书融入了作者对甲午战争史20 多年的研究成果。其中,涉及对中国军队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过程,进行军事方面的分析讲评;对中日两国海军舰队在黄海海战中的交战和结果,进行海军技战术方面的专业剖析;对中国海军北洋舰队在威海卫的全军覆灭结局,进行深入的解析探究;对北洋舰队指挥官丁汝昌个人在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决策情况,进行深入精准的考证评判;对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谈判中的相关情况,进行实事求是的表述分析;对中日两国的海军海防事业和近代化事业及其成败得失,进行对比反思。

在许华看来,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较量远在战场之外,但决定这场战争的关键,主导胜负走向的则是中日海军战略思想及作战指导方针的差异上,其中核心的问题是对制海权的争夺。甲午战争前后,美国海军战略理论家马汉的制海权理论风靡欧美,日本不仅及时翻译和学习,而且以海权学说为指导,结合日本的国情和军情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制海权理论和海军战略;反观中国,清朝统治者却不知马汉为何人,海权论为何物。放弃和丧失制海权,这是号称“亚洲海军第一”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追根溯源,中日海军的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两国制度和文化的差异。

著名军事专家刘亚洲为该书撰写序言,评价该书“站高望远,直击甲午‘命门’,对甲午战争史的研究及与之关联的国际战略等问题提出了独到真知灼见,深邃而富有新意。”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