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通纪》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 杨丽琼 日期:2014.07.14 点击数:50
新民晚报美国版

【副篇名】——访国家清史工程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

【作者】 杨丽琼

【报纸名称】新民晚报美国版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14

【版次】第A23版(甲午战争一百二十周年特别报道)

【入库时间】20140820

【全文】

致远舰的沉没——大东沟海战,致远舰撞击吉野不成,壮烈战沉的瞬间(画面右侧为日舰吉野,中央倾斜的为致远舰)。根据英国维多利亚号军舰的记载,英国军官对致远、经远的奋战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资料照片

驻京记者杨丽琼

以76岁高龄开始领军国家清史工程纂修,转眼间戴逸先生已为这个世纪学术文化工程奋战了整整12年。日前,在北京张自忠路戴逸先生居住的平房小院客厅里,戴先生告诉记者,上半年他刚刚审改完《清史·通纪》里有关甲午战争的章节,“上海社科院杨国强和大连民族学院原副院长关捷两位教授一共写了四五万字,我审改时又执笔增加了一两万字。对甲午战争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在《清史》中应该有相当的分量来介绍。”

记者眼前的戴逸先生和12年前相比几乎没什么变化,仍是偏瘦的身材,清朗的目光,轻快的步履。他说话声音洪亮,脸上几乎看不到斑点,上下台阶轻松自如。更令记者称奇的是他思维的敏捷和清晰,有关甲午战争的战况、人物、学术观点等等,他脱口就出,让人很难把他与88岁高寿、与“耄耋”一词联系起来。看来,永不停歇的工作和思考,才是最好的青春永驻之道。

充分吸纳迄今为止的学术研究成果

甲午战争的历史一页翻过了整整120年,站在新世纪回望那场令所有中国人都痛心的战争,当今学术界将以什么样的观点和文字将它载入史书?

戴先生说,对于甲午战争,《清史·通纪》的纂修首先做的,是要把迄今为止的学术研究成果尽可能地吸收进去。甲午战争为什么爆发、双方力量对比、中国失败的原因、这场战争的影响和历史意义等等,所有相关的问题,当今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已相当丰富。

戴先生介绍,中国国内对清朝历史的研究,包括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应该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真正开始的。之前因为一直在战争中,没有学术研究的条件和环境。清王朝虽有国史馆,但它只搞歌功颂德,没有真正的历史著述。清朝遗老写的《清史稿》,也只是歌颂清王朝,里面连孙中山的名字都没提,谈不上研究。1895年后,与甲午战争相关的书籍陆续有刊印,有的收报刊文章,有的录相关上谕、奏疏、条约等文件,有的辑中外新闻报道,还有的记叙亲身经历,虽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但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研究。

“到上世纪30年代,《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清季外交史料》等书先后刊印,一批外交著作也陆续翻译出版。随着日本侵略中国步伐的加快,为了警醒国人奋起抗战,一些学者开始研究甲午战争。《大公报》记者王芸生的《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王信忠的《中日甲午战争之外交背景》和张荫麟《甲午中国海军战迹考》等专著的出版,产生了很大影响,一批颇有深度的论文也在刊物上发表。但由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研究工作难以正常进行。”

戴先生说,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了有组织的甲午战争史料纂辑工作,上世纪50年代整理了很多资料,史学界对甲午战争的研究也同时广泛开展。到上世纪80年代,研究全面拓展和深化,在战争的历史背景、战和之争、北洋舰队覆灭的原因、国际关系及英俄远东政策、日本的战争准备与挑起战争的手段等一系列问题,以及刘步蟾、李鸿章等众多历史人物的评价上,学术界都取得了突破和共识。

戴先生说,清史工程启动12年间,在“通纪”编纂的同时,还整理、编译了十几亿字的中外档案文献,为清史及甲午战争研究的深化,提供了翔实的史料。

站在新高度审视甲午战争的历史影响

“甲午战争深刻影响世界历史”,是戴先生日前发表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记者印象中,这是个新的提法,“通纪”是这样来评价甲午战争的历史意义的吗?

戴先生说,中日两国的近代化在1860年代同时起步,30年后,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败给了日本。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在物质上、精神上的伤害极为严重。“遭受这样的奇耻大辱,刺激了全民族的觉醒和奋起,4年后戊戌变法,6年后义和团兴起,接着是清朝推出新政,同盟会成立,全国人民救亡图存起来革命,十几年间清朝灭亡。再接着是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历史的脚步大大加快。”

戴先生认为,甲午战争因此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过去学术界更多的是从它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角度来总结,而没有把眼界扩大到这场战争对世界历史的深刻影响上。在‘通纪’中,我们提出并论述了它对改变东亚格局及对世界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戴先生进一步分析:首先,历史前因造成后果,从20世纪一连串的重大事件来看,甲午战争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十年以后的日俄战争,正是由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才引起的。与日本的这两场战争把中俄两国逼得走投无路,只能奋起寻找新路,于是十月革命爆发,社会主义在两个大国发生发展。20世纪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因为社会主义的兴起,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其次,太平洋在甲午战争以前是名符其实的“太平”洋,太平洋边上的国家都没有军舰,没有海军,没有打过大的海上战争。甲午战争是太平洋上的第一次大战,刺激了日本向外掠夺的野心,世界列强在东亚的势力随之发生分化组合,改变了20世纪的东亚格局。亚洲国家过去对海权都不重视,现在海权意识都起来了,一个小岛争得七死八活,今后围绕海洋领土、面积的冲突会越来越多。

清晰梳理了中国海军建立过程

19世纪中叶,中国的大门被英国等列强的炮舰轰开,清政府蓦然发现旧式水军根本无力抵御外来侵略,于是开始尝试建立海军。戴先生说,清政府建海军,经过了买舰船、开厂造船并办海军学校直至正式营建北洋海军三次努力。“过去史学家们对这三次努力虽然分别有论述,但是没有把它们贯穿起来讲。在‘通纪’中,首次以专门的章节,比较清楚的梳理和介绍了中国海军的建立过程。”

戴先生介绍,1862年,日本明治维新还没开始,中国就购买了英国的阿思本舰队,七艘军舰,由英国海军上校舍纳德·阿思本任司令,这是中国第一次建造海军的努力。“船上的军官水手没让他雇,他也在英国给你雇好了。1863年舰队经上海开到天津,但阿思本提出,我指挥船我只听中国皇帝的命令,中国皇帝的命令如果不合理,我也可以不听。中国不可能答应他啊,最终舰队解散,军舰开回伦敦拍卖,赔的钱比买船的钱还多,白花了100多万两银子。”

戴先生认为,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确实没有能指挥管理舰队的人才。于是左宗棠主张自己造船,自己培养人才。1866年前后,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先后成立,又开办了福建马尾船厂造船,还开办了培养海军军官的“船政学堂”。这些举措为中国建立近代海军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努力是李鸿章1888年建成的北洋等四支舰队。因为马尾船厂造的船舰质量太差,在中法战争中半天就被消灭了,因此清政府再次从外国买船和装备,舰长及高级军官则由福州船政学堂培养,刘步蟾、林泰曾、林永升等不少舰长还送到英国海军学院留学训练。北洋舰队的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八,舰队当时开到日本长崎去,把日本人吓着了,中国建了这么大个舰队,我们怎么办?”

但中国的近代历史总是让人们扼腕叹息。戴先生说,清政府本来决定每年提四成海关关税和七省厘金,共400万两银子用于海军军费。但很快这个提成就不见了,从北洋海军建成到甲午战争,六年没钱添置新舰,原有的战舰无论航速、射速皆落后于日本。这些银子到哪去了?这笔账到现在都说不清。

穿插对比慈禧60寿庆场面和海战的惨烈

甲午战争为什么失败了?戴先生认为,根本原因是制度腐朽。分析战败原因,“通纪”在写法上独辟蹊径,首次将慈禧奢华的60大寿庆典场景和甲午黄海上的惨烈战况穿插起来讲述,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出清王朝的昏庸没落及甲午战败的屈辱和悲壮。

戴先生说,慈禧的60岁生日是1894年阴历10月10日,甲午海战是9月17日,几乎同时。“通纪”在详细讲述黄海海战的战况,北洋海军如何顽强抵抗、浴血奋战,战舰是怎样被击沉的,海军官兵是怎样壮烈殉国的整个过程的同时,穿插描写北京城里的锣鼓喧天、从皇宫一直搭到颐和园的彩棚,写朝廷大宴群臣、赏戏,写慈禧说“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而且写北京城里在干什么,主要是引翁同龢日记。他那几天的日记里都是西太后寿典的事儿,朝廷上下的关注点都是祝寿,根本没人提战事。”

戴先生说,与清廷形成鲜明对比的还有日本举全国之力建造海军,每年财政拿出30%。日本的皇后摘下耳环拿出首饰用作军费,中国的皇太后却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甲午海战中日本最精锐的吉野号舰,本来是中国要买的,因为没钱,就被日本买去了。怎么能打赢啊?

在《清史》编纂中增加“海洋志”

研究甲午战争并结合现实情况,让戴先生想到应该在清史《典志》的编纂中增加“海洋志”。他说:“24史里面是没有‘海洋志’的,开始我们也沿袭24史的传统,也不研究海洋。我去年考虑,‘地理志’只讲陆地陆路,那海洋呢,我们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怎么能不写啊?所以去年在《典志》中增列了‘海洋志’。尽管我们现在研究得不够,写得简单点,也总比没有好。”编委会于是立即请出厦门大学海洋研究所,启动了“海洋志”的编纂,计划几年内完成。戴先生说:“海洋其实也就是海防问题,海防就有海港,而海港在陆地上,威海卫、旅顺、马尾都有海港,清朝海军的驻地应该都包括在‘海洋志’里的。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