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 改变了世界格局

作者: 尹传刚 日期:2014.07.22 点击数:0
深圳特区报

【副篇名】——访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

【作者】 尹传刚

【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7.22

【版次】第C01版:理论周刊/特别策划

【入库时间】20140810

【全文】

黄海海战进行了5个小时。日方,海军最高长官桦山资纪亲自督战;中方,水师提督丁汝昌也亲自指挥。图为战斗中的致远舰。

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传刚

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完全处在下风。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塌糊涂,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这种状况对付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战败是必然的。

策划源起

2014年,又逢甲午,120年前的战争硝烟早已远去,但是,战争的伤痛却永远留在中国人的心中。

1894年7月20日,清政府雇用英籍商船爱仁、飞经鲸、高升号三艘船,向朝鲜增发援兵。在北洋战舰护卫下,三艘商船往返于中国和朝鲜之间。25日,日本不宣而战,袭击“济远”、“广乙”,悍然击沉“高升”号运兵船,一千多名清军官兵命丧大海。丰岛海战标志着甲午战争爆发,从此直到1895年4月17日,中国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日马关条约》,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

自1840年开始,大清王朝屡屡被西方列强打败,甲午战争更是被“蕞尔小国”日本所击垮,举国上下深为震惊,其奇耻大辱就这样深深烙在每个中国人心中。

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也改变了东亚乃至世界的格局,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经这场战争的打击而丧失殆尽。

当今天回顾这段惨痛的历史时,我们该如何看待过去,又如何面对未来?

2014年7月7日,首都各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隆重集会,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

120年之后,纪念中日甲午战争,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我们特别邀请各方专家学者对甲午战争失败原因进行总结,对历史教训进行梳理。纪念战争,是为了避免战争; 牢记历史,是为了美好的未来。——编者

岁逢甲午。两个甲子以前,爆发了影响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清廷败于东邻日本,从此国势阽危,山河更加破碎。

民之痛,国之殇。中国近代的反侵略战争中,中日甲午战争可以说是规模最大、失败最惨、影响最深的一场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引发各方激愤,数千名举人公车上书,提出拒和、迁都、变法等主张;为变法而死的谭嗣同泣血写下“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的悲怆诗句;在台湾坚持抗日,失败后内渡的丘逢甲在1896年的春日,写下“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发抒胸中块垒……甲午战争,是留在中国近代史上一道巨大的伤痕。

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清朝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日本挑起战争,做了哪些准备?战争给中日国运带来了什么影响?对东亚乃至世界格局的变动有何影响?要吸取哪些教训?

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他认为,甲午战争激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创深痛巨之下,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神州巨变。甲午战争既是决定中日两国命运的重要战争,也塑造了20世纪初的东亚格局,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朝甲午战败实属必然

深圳特区报:在您看来,清朝在甲午战争中战败,主要有哪些原因?

张海鹏:第一,中日两国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是评估战争胜败的基础性因素。中国当时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第二,清政府缺乏对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清醒判断。第三,清王朝体制内耗严重,领导力量薄弱。战端一开,清政府惊慌失措。各大臣意见相左,主战、主和争论不休。帝党、后党围绕主战、主和相互攻讦。第四,李鸿章采取的是消极防御的战争指导方针,把国家安全寄托在列强调停上,没有做足战争准备。日本在外交上应付调停,在军事上一步也不放松,处处掌握主动。第五,清军战略上消极防御,步步退让。日本在战役指挥上,总是先下手为强,每一步都是先手,不给对方留下后路。第六,清朝的军事体制落后,难以指挥调动、形成合力。日本在广岛设立战时大本营,天皇亲自坐镇,统一指挥军事和政治、外交。清政府没有建立统一的国防军,只有旧式的军队湘军和淮军,没有统一的领导机关,军队各有所属,互不听调,一些将领贪生怕死,邀功请赏,只知保存自己,没有全局观念。第七,国际环境对清政府不利。清政府与列强签订《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后,已困于西方列强的条约体系之中,旧有的宗藩体系正在全面崩溃。

总之,当时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完全处在下风。在国际事务上,朝野上下颟顸无能,内政一塌糊涂,经济成长乏力,贪污腐败成风,武备不兴,民气不扬。这种状况对付成长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战败是必然的。

日本处心积虑为发动侵华战争做准备

深圳特区报:日本挑起甲午战争,是必然还是偶然冲动?

张海鹏:有日本学者认为甲午战争是一种“偶然冲动”,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甲午战争的发生,在日本方面来说,是处心积虑经过多年筹备的。往远里说,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大臣丰臣秀吉就提出了“要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 的计划,主张把中国作为日本的直属领地,把日本的首都设在北京。16世纪末,丰臣秀吉对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在明军和朝鲜军人的联合反击下,挫败了丰臣秀吉的图谋。丰臣秀吉死后,日本幕府时期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多有占领朝鲜和中国的主张。

往近里说,明治维新开始,日本就想实现丰臣秀吉当年的梦想。在“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的方针下,1878年底日本成立主管军令的参谋本部,直属于天皇,独立于政府。1879年日本以武力吞并琉球。因为琉球与中国之间存在藩属关系,吞并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议,中日之间就琉球地位问题谈判数年,成为未决的悬案。1888年,日本已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便主动放弃谈判。

日本一方面加紧在国内扩军备战,建设海军和陆军;同时派出特务人员到中国作实地调查。这些人回国后都撰写了考察报告。后来长期担任日本内阁首相的桂太郎在中国调查后,回国撰写了《邻邦兵备略》。1887年春,参谋本部陆军大佐小川又次提交了《征讨清国方略》,这个方略对中国总兵力和各省军力分布做了详细报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财政、军费、海军建设、沿海和长江防御设施、官僚和国民素质,分析了日本政府财政状况、军费和海军建设,日本官僚和国民素质,提出 以八个师团军力 攻占北京,擒获清帝 ,战后缔结和平条约, 一定要把下述六要冲划入我国版图:一、盛京盖州以南之旅顺半岛。二、山东登州府管辖之地。三、浙江舟山群岛。四、澎湖群岛。五、台湾全岛。六、扬子江沿岸左右十里之地。 战后还要把中国划分为六块,以便统辖。这个方略提出,1892年就可以实施作战方案。

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提出了“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认为朝鲜是日本的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就要进取中国。显然,日本将发动侵华战争的命题已经提上了国会讲坛。1893年,日本政府成立“出师准备物资经办委员会”,颁布《战时大本营条例》,同时,派出参谋次长川上操六率队到朝鲜和中国各地考察,布置了军事间谍网,进一步构思了进攻作战的细节,得出了对华作战可以稳操胜券的结论。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秘密对英国交涉修改条约,求得对华开战时获得英国的支持。1894年,日本终于找到了出兵朝鲜的借口,发动一场久已期待的侵略战争之箭,立马就射出了。

以上这些历史事实,哪一件不是说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处心积虑,早做准备的呢?

战争影响中日百年国运

深圳特区报: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甲午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觉醒?对国家有什么影响?

张海鹏:从军事的角度看,没有统一的国防计划,没有统一的战略方针,没有建立现代的国防军,没有建立统一的军事统帅部,没有足够的战争储备,这场战争是不可能打赢的。

梁启超的这句话确实一语中的。近代中国的觉醒的确是从甲午失败开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看到了列强的虎视鹰瞵,看到了清廷的腐败无能,在平壤战败和黄海大战失利后,于1894年11月在夏威夷组织了兴中会,宣布要推翻清政府,“振兴中华”。康有为、梁启超在获悉《马关条约》即将签字,发起“公车上书”,推动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严复在天津的报纸上发表《救亡亟论》文章,第一次发出“救亡”呐喊,从此“救亡”成为所有爱国者的中心口号。革命和维新两股力量成为甲午以后推动中国变革的主要力量,可以说这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真正开端,也是中华民族觉醒的最早呼喊。

甲午以后,中国革命和改革的气势就一天天进展,一发不可收。

深圳特区报:甲午战争给日本带来了什么,对其国运造成了哪些重要的影响?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胜利给日本实现其野心带来巨大的刺激。日本从一个不怎么被人看得起的亚洲国家变成亚洲巨人,变成军国主义-帝国主义国家。通过《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不仅牢牢地把琉球控制在自己手中,霸占台湾成为其第一块殖民地,还实际控制了朝鲜半岛,为1910年吞并朝鲜打下了基础。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军事工业基础以及教育基础,都是靠甲午战争中攫取的不义之财打下的。

甲午战争的胜利,使之后的日本忘乎所以,最终走向彻底失败的结局。日本在1905年取得了对俄战争的胜利。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后,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青岛,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不久占领济南和胶济铁路。1931年发动“九 一八事变”,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叫嚷“三个月灭亡中国”。不受约束的战争野心,导致了日本1945年的大失败。

深圳特区报:放宽历史的视界,甲午战争对东亚乃至世界格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张海鹏:甲午战争的结局,是清政府事前没有料到的。日本在战争中完胜,也是欧美各国没有料到的。出人意料的结局,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加大侵略中国的胃口。欧美列强看见东方刚刚崛起的小国日本打败了中国,便认为这个东方巨人已经躺在“死亡之榻”上,瓜分这个巨人的“遗产”的时机已经到来,便纷纷在中国占领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抢占路矿权利,控制中国经济命脉,中国名义上保持着独立的地位,实际上处在半瓜分的状态。

甲午战争后,中国历史上与周边亚洲国家建立的宗藩关系体系彻底瓦解,殖民主义体系在亚洲取代了宗藩体系。远东以及国际格局发生变化。远东地区(包括中国与朝鲜)从此成为欧美、日本等列强关注的焦点。此后,八国联军(其中日本出兵最多)对中国的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进攻并占领中国山东),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以及九国公约,李顿调查团,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抗日战争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主战场),太平洋战争,开罗会议,等等,都直接与远东、与中国相关。说甲午战争改变了世界格局,是一点都不为过的。

中日须以史为鉴

深圳特区报: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在您看来,有哪些历史教训需要吸取?

张海鹏:我以为,至少有下面的几点:第一,国家要避免被侵略,关键在于国家综合实力强大。国弱民贫,经济落后,难免受外人欺凌。第二,外交交涉要以国家实力为基础。19世纪90年代的中国缺乏这样的基础。第三,历史的辩证法再次证明,侵略者是没有好下场的。第四,改善中日邦交要正视历史。当前中日关系出现波折,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政府所谓“购岛”、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严重违背了中日之间签订的四个政治性文件的原则精神。鉴于今天安倍政权的右倾化,使中日两国关系处在1972年建交以来最紧张的时刻,要使中日关系正常化,我们更要抓住正视历史和正确认识历史这一条不放。只有这样,中日两国关系才有可能正常地向前发展。第五,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刻骨铭心的历史灾难不能忘记。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以及日军在中国各地的屠杀,这些历史暴行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2014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9月3日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通过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完全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意志。

日本当局企图否定二战格局,修改“和平宪法”,坚持解禁“集体自卫权”,都是针对中国的危险举动。我们必须正告玩火者:2014年的马年,不是1894年的马年,1894年的马年是不可能在今天复制的。

张海鹏

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1939年5月出生。兼任:中国孙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义和团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等。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兼历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等。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