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重要“见证者”(下)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4.11 点击数:20
大连日报

【报纸名称】大连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4.11

【版次】第B07版:文化·地理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镇远”舰上画白色线的方框,是在海战中被日军炮火破坏的。

?甲午战争期间,外国记者素描“定远”舰在旅顺船坞内修复工作的情景,大吊车正在为受损部位更换零件。

1890年停泊在旅顺东港内的“济远”舰。

停泊在威海刘公岛铁码头附近的“平远”舰。

2008年,大连市文广局成立工业遗产调查组,首次对全市国有大型企业工业遗存情况进行普查和调研。2013年3月,电视片《大连往事——一座城市的工业遗产记忆》制作完成,后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在这部电视片中,用墨最多的就是旅顺船坞。作为工业遗产调查组负责人与电视片撰稿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馆长姜晔,曾先后去旅顺船坞调研、采访、拍摄了8次。通过她的亲历调研与解读,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旅顺船坞,这座在19世纪堪称奇迹的工业建筑,是大连地区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工业遗产,它的建成标志着大连工业的诞生。如今,这座老船坞仍坚固如初,履行着自己的功能。

19世纪80年代初,李鸿章选择旅顺作为北洋水师的军事基地,并开始了筑港建坞工程。1890年11月,旅顺军港和船坞竣工验收。在当时被称为“中国坞澳之冠”,在东亚也堪称第一,旅顺军港也因此成为当时功能齐全、防务完整、规模宏大的世界五大军港之一。1894年8月31日,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旅顺船坞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文/图 姜晔

投入战斗

船坞工人抢修战舰

甲午战争一爆发,旅顺人民与船坞工人就投入到这场战斗中。

当驻扎朝鲜的清军受到日军围攻,北洋海军战事吃紧之时,旅顺船坞工人就从战事发展大局出发,准备好了应急抢修军舰的工具和材料。船坞局专为舰艇刮锈、涂漆、搬运粮械的300名长夫,改为工程一营,各配枪弹,分哨、分棚、保卫船坞。在这期间,东港泊岸船坞厂区,已成为从上海、天津、烟台运往朝鲜的军械物资的中转站和为前线服务的根据地。

黄海海战后,北洋海军保存下来的军舰有镇远、定远、来远、靖远、济远、平远舰和广丙艇共7艘,仅镇远、定远两舰就各伤1000余处,其余各舰也伤势严重,所有舰只要同时修理,工程量极大。旅顺船坞当时工匠不足,因此,船坞局总办龚照玙电告李鸿章“因事急,必须添匠,齐同赶修”。

因为旅顺船坞缺乏工匠,急需增援,大沽船坞观察高仲衡决定,由大沽船坞负责从唐山矿务、铁路两局200余名广东工匠中挑选支援人员。其中,曾经在大沽船坞修理过“定”、“镇”军舰的十余名钳工工匠,连同大沽船坞的十几名工匠都到旅顺船坞支援。

旅顺船坞先抢修了7200吨级的定远舰,其余不能进坞的舰艇就在码头上修理。此时海上防备十分吃紧,日军知我舰艇在坞修理,时常派舰在旅顺口外挑衅。基于形势紧迫,各舰都是“择要赶修”。至10月16日,按原计划提前5天,将战舰修理完工。李鸿章在旅顺形势日益危急的情况下,下令将旅顺北洋海军舰船驶向威海。10月18日,丁汝昌率领各舰艇出旅顺到威海。

最后抵抗

旅顺船坞的沦陷

李鸿章虽然也一再下令要保护船坞,但他只是把防御范围限于旅顺本身,试图消极地株守一隅。当日军很快进犯到金州,危及大连安危的时候,李鸿章给龚照玙的命令是“宁失湾(大连湾)断不失旅”。这时丁汝昌赶到天津,面见李鸿章,要求率舰队救援旅顺,遭到了拒绝。

只有总兵徐邦道认为金州若失守,则大连、旅顺难保,建议派兵加强防守金州,特别是在金州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徐邦道主动率领他的部队前往金州迎敌,与金州副都统连顺统率的军队,共同保卫金州城。11月5日,日军开始向金州城发起了总攻。徐邦道的部队奋勇杀敌,给日军以重创,只因力量悬殊,又无援兵,只好撤退到旅顺。而大连湾驻军统帅赵怀业,一闻金州失陷,竟一炮未发就逃到了旅顺。

日军侵占大连后,休整10天,继续向旅顺进犯。旅顺船坞局总办兼北洋前敌营务处会办、旅顺驻军最高统帅龚照玙,在日军进犯旅大时,不是联络诸军同心固守,而是于11月7日,一闻大连失守的警信,即以“赴烟台商运粮米”和“赴天津请援”为名托词逃遁。在烟台,因惧怕山东巡抚李秉衡查问,又逃到天津。李鸿章见到龚照玙后,迫于众论,面饬龚立即回旅顺。船坞工厂及旅顺驻军“闻总办已遁,工匠皆散,营兵纷出拢掠”,龚“所部之兵,自劫厂、库料物而逃。于是水雷营弁张起龙断电线,携电箱逃遁,水旱雷兵闻之皆遁,故虽各口伏水雷、旱雷六百余具,倭贼至而未尝一发也”。

11月17日,日军开始进攻旅顺,龚照玙虽然回到旅顺,却早已成惊弓之鸟,畏敌如虎,不敢言战,准备逃走。此时旅顺驻军虽有一部分调走,但仍有23个营驻守,但各部将领见主帅如此,也无心抵抗,各寻退路。龚照玙又一次弃船厂和驻军,易便帽絮袍逃遁,战后被清廷革职、判为斩监候。其他将领如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等也逃之夭夭。只有正定镇总兵徐邦道率部在土城子迎击敌人,给日军很大打击,但因兵单力孤,难以坚持,退回旅顺。

11月21日,日军攻占了水师营的盘(蟠)龙山。右翼炮台的统领张光前又放弃职守逃往盖平,日军乘虚窜入鸦户嘴村、太阳沟等地。日军海军也从老铁山西南方向开炮,向旅顺港内轰击,白玉山火药库被击中,城内外多处中炮,白玉山周围变成一片火海,旅顺陷入大乱。11月22日,椅子山炮台失守,旅顺守军只有徐邦道所部在旅顺城内西桥电报局门前进行了最后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向东撤退。号称“固若金汤”、“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沦陷。旅顺军港船坞同时被占领。

延伸阅读·与旅顺船坞相关的老建筑

旅顺船坞局旧址:

负责北洋海军舰船的

机械维修和配件制造

旅顺船坞局位于旅顺口区得胜街道黄金社区港湾街47号,坐北朝南,为二排平房建筑群。有一道东西长71米、高3米的由石块、红砖和水泥砌筑的围墙,中部开一宽2米的门,拾阶而入便是一院落。前排2座,后排3座,均为长方形,形制大同小异,高约5米。墙体自下而上分别由褐色长方形花岗岩、方形石块、灰色砖及水泥砌筑而成,上覆油黑漆的铁皮屋顶,为起脊的硬山式建筑,墙体表面另加固砌筑突出的隔垛,成一特色。整个建筑间隔规整,错落有致,形成庭院式的风格。

旅顺船坞自1890年建成后,便在此设旅顺船坞局,主要负责北洋海军舰船的机械维修和配件制造。

旅顺电报局旧址:

东北第一条电报线、中国第一条

国际电报线均以旅顺为起点

因为旅顺船坞是清政府的重点军事工程,袁保龄要每隔三五日便有报告呈送直隶总督李鸿章。为了方便津旅之间的联系,1884年4月24日李鸿章奏请朝廷架设自津沽北塘至旅顺之间的电报线路。1885年3月,中国东北地区的第一条电报线全线竣工。

也是在这一年,清政府为与朝鲜国都汉城间的军事联络的需要,架设了自旅顺经凤凰城通往汉城的电报线。这是中国与邻国之间的第一条国际电报线路。旅顺口电报线的架设,标志着东北地区电信事业的建立。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