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的重要“见证者”(中)

作者: 姜晔 日期:2014.04.03 点击数:100
大连日报

【作者】 姜晔

【报纸名称】大连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4.03

【版次】第B04版:文化·地理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甲午战争前,停泊在旅顺港内的北洋舰队船只。

▲《项城袁氏家集》中收录的《阁学公集》、《阁学公公牍》详细记载了袁保龄在任旅顺北洋营务处工程局总办期间,主持旅顺建港工程的全部情况。

袁保龄

旅顺船坞

2008年,大连市文广局成立工业遗产调查组,首次对全市国有大型企业工业遗存情况进行普查和调研。2013年3月,电视片《大连往事——一座城市的工业遗产记忆》制作完成,后在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播出。

在这部电视片中,用墨最多的就是旅顺船坞。作为工业遗产调查组负责人与电视片撰稿的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馆长姜晔,曾先后去旅顺船坞调研、采访、拍摄了8次。通过她的亲历调研与解读,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清晰的认知——旅顺船坞,这座在19世纪堪称奇迹的工业建筑,是大连地区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工业遗产,它的建成标志着大连工业的诞生。如今,这座老船坞虽然历经战乱,但是仍坚固如初,履行着自己的功能。而且,在今年正逢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之际,旅顺船坞无疑更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19世纪80年代初,李鸿章力排众议,选择旅顺作为北洋水师的军事基地,并开始了筑港建坞工程。然而,因为总办行事不力,造成工程进展迟滞。那么,旅顺船坞历经了哪些险阻而最终竣工?

临危受命:袁世凯之叔袁保龄接任总办

1882年风寒料峭的晚秋时节,一个神色凝重的大清国政府官员乘船从天津大沽口来到旅顺口。这个人就是袁世凯的叔叔——袁保龄。这一年,他41岁。

袁保龄,生于1841年,河南项城人,是清廷漕运总督袁甲三的次子。他21岁中举人,36岁参与编撰《穆宗毅皇帝实录》,不惑之年被李鸿章调赴天津,委办海防营务。李鸿章对他的评价是“谙习戎机,博通经济,才具勤敏”。

袁保龄到旅顺时,因为当时旅顺工程已经全面展开了,他就从老家河南带出了一大批人,而这批人在河南当地都是很有名的读书人,等于是一群读书人来完成一个近代化的工程事业。

就在袁保龄奉调海防营务这年夏天,他前往北洋各港口实地勘查。他的考察结论是,中国北方所有港口“环观无以易旅顺者”,“旅顺为北洋第一险隘,可战可守。前有老铁山,与南北城隍岛最近,然亦四十余里之海面。若水师得力,此两山炮台水雷足以助势,敌舟无敢轻过。”

一年以后,袁保龄临危受命,出任旅顺港坞工程总办,身兼军政二职。此时,他还无法料到,他将在这里度过人生的最后7年。

大力改革:变烂摊子为“远东的直布罗陀”

袁保龄接手旅顺军港工程时,面对的是一个进展迟滞的烂摊子,也正是工程最艰难的时刻。军港工程要做拦水坝及防波堤,海口的疏浚,船路的疏通,船坞的挖凿,澳口石岸的铺修,炮台、库房、厂房、营盘的建筑,以及排水系统、交通道路的规划与整顿,工程浩大,诸事繁杂。袁保龄在工程局人事方面,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大力裁撤虚职冗员400人,同时提出“裁汰长夫、惩办百长。”因之,气象顿然一新。

袁保龄首先把精力集中到对倒塌的大坝的修复上。此时已是冬天,袁保龄不顾冰雪严寒亲临现场,监督民工和聘请的西方专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抢修,历时40个昼夜终于修复、加固了拦海大坝。因为他知道,营造修船用的大坞是重中之重。

船坞的设计尺度以维修从德国订购的长98米、排水量为7300吨的铁甲舰“定远”、“镇远”舰为主要依据。整个船坞形状呈船形,坞内石阶、铁梯、滑道设计一应俱全。

在旅顺船坞建成之前,整个东亚还没有如此规模的大型船坞。所以当时外国人给予了旅顺一个别名——远东的直布罗陀,把它跟英国皇家海军在直布罗陀的要塞相媲美,可以看出其重要地位。

在旅顺军港施工中,有来自英国和美国的专家,而大多数是德国专家。袁保龄在和他们共事时,既坚持原则,严格按合同办事;同时更以礼相待,周到诚恳。围绕船坞施工的重要节点——究竟用什么材料砌筑船坞这个重大工程抉择时刻,袁保龄和洋专家发生了一次严重冲突。聘请的徳籍工程师善威主张用砖砌坞,而袁保龄认为“砖必不如石坚”,用砖砌坞,经不住海水的冲击,时间过长,会导致后患,所以必须使用石料砌坞。双方各不相让,僵持了整整4个月。最终,还是袁保龄说服了善威,采用山东出产的石料砌筑船坞。

如今,130年过去了,船坞依旧。时间证明袁保龄是对的。

实际指挥:留德工程师陆昭爱操劳过度病故

1884年7月,原籍广东的留洋德国工程师陆昭爱学成回国,当他听说北洋水师正在建设自己的军港时,便一刻都没耽搁地直抵旅顺。主动要求承担这项任务。他对大型起重机器船的构造和组装“所言具有本末,条理秩如”,得到旅顺工程局总办袁保龄等官员的支持和信任,成为这项工程的实际指挥者。

他独立地设计出船体合龙和锅炉、机器装配工艺,画出图纸。同时顶着洋人帮办的干扰阻挠和清政府官僚的冷眼旁观,四处筹集材料,督匠加工,现场指导,“独任其难,昼夜未尝离厂一步”达数日之久。1885年春,当工程进展过半时,陆昭爱因操劳过度而病倒,2月18日病故于旅顺。

对外招标:大连最早以招标形式建设的工程

1885年,26岁的袁世凯从朝鲜请假回国省亲时,先到旅顺和自己的叔叔袁保龄相见。年轻的袁世凯发现叔叔的身体已经十分虚弱了。1886年9月,袁保龄身患重病,李鸿章命周馥、刘含芳主持旅顺港坞工程局工作。在袁保龄的建议下,清政府决定用招标方式聘请外国公司承包船坞未完的建设工程。

英德法三国就此展开激烈竞争,最后法国辛迪加公司以最低造价,并由上海法兰西银行及法国驻天津领事林椿承担保修十年的担保而中标。光绪十三年(1887年)底,工程由法国建筑商人德威尼承包。这也是大连地区最早的以招标形式建设的工程。

自光绪当政以来,边疆纷扰多事,筹防、练兵、造炮、制器无不需办理,故财政收入常感不足以应付各方的需求。以海防经费而论,名义上虽有400万两,实际上岁收则仅数十万。袁保龄深知经费窘迫,不敢多所请求。每遇用款之际,规定部属人等不论大小用款均须随案登账,限期报销,不得因故滞留。

在袁保龄居住的地方,悬挂着曾国藩的话“生平於财利避之若浼”,用来时刻提醒自己。因如此,袁保龄在他执掌旅顺军港工程的5年中,仅费工银20余万两。这个数字令人惊讶。袁保龄公平合理地处理前工程局与土地业主在用地上的争议,如数退还前任拖欠百姓的货款。此外,他在当地广种桑树,教民养蚕和纺织,兴办学堂,促进了旅顺的经济发展和民众开化。1889年7月,袁保龄因操劳过度,病逝于旅顺基地。

竣工验收:

两年后,1890年11月,旅顺军港和船坞竣工验收。这在当时被称为“中国坞澳之冠”,在东亚也堪称第一。这项工程历时之久、规模之大、工程之艰巨,是晚清以来绝无仅有的。旅顺军港也因此成为当时功能齐全、防务完整、规模宏大的世界五大军港之一。

船坞建成后,首先入坞修理的是1889年福建马尾船厂建成的“平远”舰。随后,北洋海军7200吨级的“定远”、“镇远”大型铁甲舰都入坞进行不同程度的修理。当时北洋水师拥有的25艘大小舰船,完全依靠旅顺船坞进行修理。在袁保龄主持下,随船坞验收的还有坞池周围的9座工厂、库房、水电设备等。从1890年建成到1894年期间,是清政府经营船坞的兴盛时期。旅顺船坞投产后,拥有技术工人、刮锈和油漆工人共1000人。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大连第一批产业工人。

旅顺船坞,这座在19世纪堪称奇迹的工业建筑,是大连地区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民族工业遗产,它的建成标志着大连工业的诞生。如今,这座老船坞虽然历经战乱,但仍坚固如初,履行着自己的功能,它也是中国工业文明发展的“见证者”。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