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后中国战俘命运

作者: 暂无 日期:2013.03.09 点击数:10
老年日报

【报纸名称】老年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3.09

【版次】第06版: 史海探幽

【入库时间】20130430

【全文】

1894年7月25日,北洋海军“济远”“广乙”号军舰在朝鲜南阳湾丰岛海域遭日本海军偷袭,爆发了甲午海上战场第一战——丰岛海战。“济远”逃跑、“广乙”重伤退出战场后,运输舰“操江”无力抵抗,成了日军的战利品。“操江”舰舰长王永发以下72名海军官兵是那场战争中最早一批被俘的中国军人。

对待敌方俘虏,当时日军首先采取的是运回本土看押的方式。据见证此事的人记载,为了在日本国民面前炫耀战功,“操江”舰的中国俘虏一度成了日军的宣传品。运输战俘的军舰“近码头即放汽钟、摇铃、吹号筒,使该处居民尽来观看”,尔后日军又强迫中国俘虏在街头游行示众,以示凌辱。

1895年春,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大战终止时,两国议及战俘交换问题,经过多次谈判,最终在当年的夏季完成交接。

按照俘虏不祥的传统观念,饱经折磨重归故土的战俘一律就地解散,军官革除所有官职后遣散。

陈悦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