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眼中的甲午战争

作者: 盛,波 日期:2014.08.05 点击数:10
深圳特区报

【副篇名】——以《叻报》为视点

【作者】

【报纸名称】深圳特区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8.05

【版次】第C02版:理论周刊/甲午战争120周年回望

【入库时间】20140920

【全文】

《叻报》由薛有礼于1881年12月创办于新加坡。该报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和反思。(图片采自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图书馆网站)

盛 波

甲午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使参战双方的近代历史发展殊途异路,并且对日后东亚乃至世界格局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叻报》为新加坡第一家华文日报,该报对甲午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和反思。

战争爆发的前夜: 力主对日一战

1894年初,战争阴云笼罩着朝鲜半岛,随着东学党起义爆发,朝鲜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海外华侨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开始将目光投向国内,关注中国国内的政治动向,《叻报》作为华侨了解中国政治动向的窗口,以其敏锐的眼光,早在1894 年3 月就开始刊载美国防倭的政论文章。从日本觊觎檀香山,美国《西报》提防日本的报道中,愤然而感慨 “夫日人志向甚奢,久欲立为太平洋之国,与欧洲并驾齐驱”,并从侧面对日本的军事现状进行了报道,揭露其对外侵略之心。随着局势进一步发展,《叻报》专门开辟了报道朝鲜半岛岛情及中日之间斗争进展情况的栏目,如“政论”、“中日电言”、“时事愤谈”、“中日高明细地图出售”、“台湾备日”、“西电译要”以及各种战况报道如“再叙朝鲜叛臣被刺后情形”、“朝鲜军务详述”等。综合分析《叻报》相关新闻可以看出: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华侨的战争态度是力主对日一战。

主战心态表达的不仅仅是爱国之心,也有对自己命运的寄托。新加坡是一个移民为主的社会,从1819年英国人莱佛士来到新加坡,开始从大陆招募华工开始,华侨在新加坡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利益体。然而,中国在19世纪中后期所遭遇的一系列奇耻大辱与华侨在海外受压迫紧密相连, 早期的新加坡华侨时常受到不公正待遇,不仅在经济上受到英国殖民者的打压、其他马来族的排挤,而且在文化上遭到西方殖民者的愚民政策,逐渐使一些华侨认识到:“个人的际遇和命运有时候就是一个民族的际遇和命运”。于是他们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希望清政府能够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

追随战争的脚步: 痛苦中转变

从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爆发到1895年3月,中日两军大规模对抗的基本结束止,这场关系国家、民族命运的战争成为当时《叻报》的中心议题,其中刊发的种种评论也成为海外华侨表达喜怒哀乐的最好工具,忠直之气溢于笔尖,义愤之气跃然纸上。

1894年8月1日光绪帝下诏、中日两国正式开战以后,在爱国之心的驱动下,《叻报》以较多的笔墨广献战策。进入10月后,中日战争胜败之势渐渐明朗,在随后两个多月的战斗中,战事己开始向日本倾斜,战场上失利的消息不断传来。一直以来的期望换来的是战场上的一败再败,痛苦是刻骨铭心的。

以黄海海战、平壤之战作为临界点,海外华侨开始反思清政府的所作所为、开始思索战争失败的真正原因。时至11月下旬,中国三万重兵把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伤亡惨重,损失更巨,此后,各路节节溃退、处处失守。面对日益不利的战争形势,《叻报》主笔的评论不仅仅只限于军事方面的反思,从培养人才、广储使才、推广轮船之利、机器制造、军粮筹备、人心团结、海军整顿、练勇与选士兵、考试变通等各个方面进行阐述。甲午战前力主对日一战,并希望取得战争的胜利的爱国之心是一种朦胧的传统的民族意识,而从战场失利中进行反思且能够正确看待东西方之间的差距,进而学习外国的爱国之心则反映出一种觉醒中的近代民族意识。

战争过后的回响:反思中升华

要寻求解决危机的道路,首先必须反思带来危机的原因。战后《叻报》尝试着去探讨总结战争失利的种种原因:中国的将领不能知己知彼,熟知敌我双方的实力,因而在不明敌情的状况下贸然开战,必将失败;中国的失败是因为中国军事落后陈旧、中国将领贪婪,中国士兵畏惧,使得中国已成“养痈成溃”之势。当《马关条约》的签订成为无法挽回的结局时,评论大声疾呼“言念及此不能不恨于秉国钧者,过于畏怯无能耳”,对清朝统治者已彻底失望。

由于海外华侨长期生活在海外, 他们的视野比较开阔,有机会了解西方国家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如果认为甲午战前爱国之心是一种朦胧的传统民族意识,那么甲午战后升华的爱国之心则是一种觉醒后的近代民族意识;如果认为甲午战前海外华侨对忠君与爱国还很模糊,那么甲午战后在痛定思痛后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权意识渐渐清晰;甲午战后痛苦的教训迫使华侨开始关注和重视日本、学习日本,并逐渐与国内康梁的改革汇聚成维新的洪流。

余 论

在甲午战争期间,华侨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关心中国、希望中国获胜、渴望祖国强大,并将国家富强道路的探索与自我命运紧密地维系起来的爱国之心。透过《叻报》这个微观视角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爱国之心根源于中华文化强大的民族向心力,萌发于中华民族面临“瓜分豆剖、亡国灭种”的危机之时。在近代中国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在中华民族遭受列强蹂躏宰割的时候,广大的海外华侨仍然不离不弃,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为祖国的复兴、民族的崛起摇旗呐喊。

(作者系佛山顺德学者)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