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文化力”比拼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3.14 点击数:0
常德日报

【报纸名称】常德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3.14

【版次】第A08版:国际副刊·广告

【入库时间】20140430

【全文】

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的武力之战,也是“文化力”之战。武力之战让我们看到的是舰船、大炮和热血,“文化力”之战则让我们感受到思想、观念和精神的力量。将武力之战与“文化力”之战结合起来,得到的是更真实的历史,也更加引人深思。

“文化力”不足,清朝是“思想战败”

甲午战争,中日两军一胜一败,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双方“文化力”的差异。

观察清朝其中的表现,可以发现非常“散”。在朝廷,光绪与慈禧主战与主和态度分歧,大臣们各有所图,各执一词。战场上,湘军、淮军、绿营、练军、海军各成派系,“清军”成为一个复合词。至于普通民众,对战争漠然视之。甲午战后,一位日本官员到湖北沙市,发现那里的官员和民众根本不曾听说过刚刚打过的战争。如此散而不聚,战争焉能不败!

清朝上下为什么会如此散漫呢?一方面,是由于清朝政治体制统驭力不强,军事指挥体制效能太差,社会组织发育程度很低;另一方面,是因为清朝社会严重缺乏共同精神凝结,官绅军民是一个没有共同灵魂和思想的集合体。就是说,清朝所缺失的是“文化力”对战争的可靠支撑。

国民意识比拼,心中有国家与没有国家

国民意识就是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为国效命的使命担当,是国家“文化力”的第一支撑要素。

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多数民众在“伸张国权”思想鼓动下,被导向支持战争、参与战争。据日《明治二十七八年日清战史》统计,1894年1月到1895年11月,日本的66家报社派出114名记者、11名画工、4名摄影师进行战地报道。通过煽动对中国、中国人的敌意和仇恨,日本的民族主义情绪不断高涨,而且走向极端。可以说,正是国民意识的形成,使日本做到举“国内全体之力”。

与日本的情况相反,甲午战争前清朝根本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国民意识启蒙。洋务运动时期的改良思想家,有的提出要实行政治改革,努力使“民志和、民气强”,但整个思想界上对国民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官绅军民的国民意识还没有萌生,民族国家的概念还没有提出。正是国民意识的薄弱,使甲午战争时期的中国民众对战争漠然视之,使战争变成李鸿章“一个人的战争”。

战争观念比拼,传统的和平主义存在功能缺失

战争观是构成战争“文化力”的重要因素。中国传统的战争观形成很早,带有明显的和平主义特征,强调以道德立国而不以兵立国,以仁义化育天下而不以武力强制天下。可以说,和平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必须看到,传统的和平主义存在功能缺失。由于它在价值观念上对战争暴力持一种否定或倾向于否定的态度,这就使得国家和社会容易缺乏尚武精神。

日本军事文化深受其武士道影响,在近代受西方列强的刺激下,迅速演变成军国主义,形成一种比较极端的尚武主义战争观。甲午战争使中日两种不同战争观在近代第一次正面碰撞,中国的战争文化面对日本武士道式的横蛮,它的无助无力充分显现出来。而同一时期的日本人,却被它的战争文化鼓动得众情激愤。

海洋观念比拼,消极的“海防”难敌积极的“海权”

从中国历史的整个发展脉络可以看得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的重心都在内陆。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与此相适应的农耕经济和军事安全问题,决定了中华民族在文化上始终是面向大陆背向海洋。历朝统治者对海洋茫然无知,普通民众对海洋漠然以对,整个民族严重缺乏海洋意识。特别是进入近代以后,在受到西方列强侵逼的情况下,海权观念仍然淡薄,把海权问题矮化成“海防”问题。

日本岛国的基本属性使它越来越愿意将日本定位为海洋国家,特别是迅速接受了马汉的海权论。明治皇帝登基不久,就宣示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到甲午战争前夕,在日本海军部和内阁,对海权问题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从日军所拟制甲午战争作战计划看,它完全是围绕攻击北洋舰队,夺取黄海、渤海制海权进行的。

科技意识比拼,创新与守成带来的差距

“文化力”比拼,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科技意识比拼。中华文化重道轻器,最主要的表现,一是把先进科技视为“奇技淫巧”,在心理上排斥、制度上限制;二是对西方的科技发展缺乏敏感性,没有危机感,漠视之冷待之。

1793年,马戛尔尼率领英国使团访华,向清廷赠送了一批礼物,其中有天体仪、铜炮、开花炮弹、自来火枪、能载110门火炮的“君王”号军舰模型、望远镜等。出乎其意料的是,清朝君臣却反应极为冷淡,一直将它们摆放在圆明园而未曾使用过,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时仍完好无损,英军又将它们重新运回伦敦。要知道,英国军队后来在鸦片战争中所使用的大炮、步枪和主力战舰,与马戛尔尼访华时给中国人展示过物品基本相同。

反思甲午战争,到底是什么在触动我们的神经,什么能够增强我们的战略理性?精神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文化力”的较量是更深层次的较量。文化的自觉是根本性的自觉。(据新华社)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