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何输了甲午战争

作者: 严杰夫 日期:2013.05.24 点击数:20
中老年时报

【作者】 严杰夫

【报纸名称】中老年时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3.05.24

【版次】第07版(岁月特刊)

【入库时间】20130630

【全文】

严杰夫

甲午战争按照国际惯例,被称为“清日战争”。宗泽亚在其撰写的著作《清日战争》中指出,甲午战争是新兴的日本为挑战东亚旧秩序而发起的一场战争。

宗泽亚在《清日战争》中指出,军力的快速提升,在军事装备的各项数据上,日本并没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军事后勤方面,日本则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在交通运输上,开战前日本国内的铁路线已达3200公里,陆海两军征用汽船近2.8万吨,而大清国全国铁路才300公里,在海上还需要租赁洋船运兵。在兵站、野战通信、军队医疗、情报收集和媒体宣传等方面,日本也都建立了一整套近代化的系统。而在大清国内,后勤体系却仍处散乱无序的状态中,这些系统要么仍在沿袭旧有的八旗和团练系统,要么干脆就付之阙如。

事实上,无论是军队装备的差距,还是后勤体系的落后,其背后更深层的是对近代国家观念的认识差异。甲午战争从本质上来说,是一场完全意义的近代战争。尽管从鸦片战争开始,大清国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已经进行过频繁交手,但大清国的国防观念仍属于“中世纪式”。曾为大清国建立开国功勋的八旗制度早就腐朽败坏,而道咸年间在镇压国内叛乱中壮大起来的地方兵勇,则只能算是官僚政府的雇佣军。

这样的军事体系,遑论进行近代化的系统建设,连最基本的“国家忠诚”都很难实现。在战争爆发以后,清国军队中频频出现“叶志超狂奔500里”这样的诡异事件,号称“远东第一要塞”的旅顺口更是只在一日之内便告陷落。“战场上各路清军部队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从将军到兵勇普遍胆小怯战。炮声一响,官兵惊慌失措,皆如惊弓之鸟,战之魂飞魄散、退之蜂拥而去,逃跑速度之快,丢弃武器之多,堪称近代战争史上一大奇观。”《清日战争》指出,仅平壤一战,清军就遗弃米粮2900石、杂谷2500石,相当于1.5万名清军一个月的用量。同时,战后北洋水师的主力战舰有9艘被编入日本海军舰队,而大连湾、旅顺口、威海卫等海防阵地被占领时,炮台完好率高达80%。清军的“兵败如山倒”可见一斑。

反观日本,明治维新后,日本发布征兵法令实施兵役制,在1877年西南战争后,日本政府更是完成了对国内军事力量的统和,打造了真正的“国家军队”。同时,在君主立宪的原则下,日本改造了军队的组织机构和体系,并对军人实施国家意识的精神教育,运用“武士道精神”对军人展开全面洗脑。所以,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观念教育,日本军队都全面领先于大清国,这才是日本最终能以“摧枯拉朽”的气势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据《法治周末》)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