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给伤病的甲午战争

作者: 暂无 日期:2012.10.11 点击数:10
科技文摘报

【报纸名称】科技文摘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2.10.11

【版次】第06版:史海钩沉

【入库时间】20130130

【全文】

在整个战争期间,对军人生命威胁最大的并非枪炮,而是伤病。

枪炮并非不如人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时,中国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装备并不比日本人差。清军当时装备了欧洲进口和中国军工企业仿制的先进后膛枪炮,其中淮军装备最为精良,全部装备了毛瑟枪,另外还有当时最新式的速射炮和13响连发枪(重机枪的前身);清军的许多军官都接受过军校培训;弹药也很充足,一场战役打下来消耗的子弹、炮弹往往比日本人多得多。倒是日本人往往因为弹药耗尽而撤退。

海军也是如此,中国拥有铁甲舰5艘,日本只有3艘。定远、镇远两舰的排水量,都比日本最大的舰只大一倍,日舰大口径火炮的数量也只及中国的一半。中国的主力舰平均中弹100多发还能安然返回,而日舰平均中弹只有十几发就被打成重伤,有两艘在拖回途中沉没。因此清军失败的关键并不在武器装备上。清军虽然当时武器装备先进,但后勤体系很落后,单就战地医疗来说,清军的医疗体系就比日军落后了很多。

落后的战地医疗

在卷帙浩繁的甲午战争史料中,我们找不到一条清朝随军医生在战场上为受伤官兵疗伤的记录。因为在当时,即使是清军负责后勤救护的医局,也不过是在战线后几里乃至十几里的地方设立临时包扎所罢了,第一线根本看不到医护人员。

就连远在大后方的医护人员也短缺严重。例如作为清军医护总后方的天津总医院,平时只有3名医生,到1895年战斗最激烈时,2个出差,只剩1个人为200余伤员提供诊断治疗,还有600余伤员要转入该院。海军也大致如此,北洋海军建军时拥有大小舰船25艘,满额配员3000多人,医护人员实际只配备了16名医官,平均每艘舰船分不到1个。

更要命的是,这为数不多的医护人员素质非常低下,而且贪生怕死,往往临阵脱逃。他们大多是些读了几部医书便出来行医的庸医,偶尔有士兵头疼、拉肚子还可以勉强应付,根本无法给前线受伤士兵以及时而恰当的治疗。例如在大东沟海战中,舰上的军医大多对外科创伤救护一无所知,只能眼睁睁看着伤员痛苦挣扎直至死亡。有的军医甚至根本不敢上甲板,还有的刚一开战就跳水逃命去了。

僵化的医疗体制

医护人员的严重不足和素质低下,本质上是由落后腐败的医疗体制决定的。在威海卫保卫战中,日军刚一登陆,许多医护人员便纷纷要求撤离战区,理由是他们是文官,不隶属于将军或者提督!他们的离去使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将士雪上加霜,最终全军覆灭。

此外,官兵受伤后,上级往往只是照章发银两,让其自己去国际红十字会的医院寻求治疗。但士兵往往因为所在部队溃败而领不到医药费,根本得不到治疗。因伤致残者和阵亡者所得的抚恤金也少得可怜,几乎不够支付回乡的路费。

低迷的清军士气

由于以上种种,作战的清军因为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救治,不该死的死去了,不该残的残废了,极大地增加了官兵无谓牺牲的数量。当时参加救护工作的外国传教士后来在回忆录中也写到:“中国军队在1894~1895年的战争中,没有任何战地救护措施和机制。当一个人受伤倒下的时候,他只能躺在那里,直到慢慢地冻饿而死。”

也就是说,中国军人知道自己一旦害病、受伤就将被抛弃,因而不可能有多么大的战斗热情,从而大大降低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日本人的战地医疗

在甲午战争中,日本军队已经具有了近代化的战地医疗体系,而且其医疗水平和效率也相当高。战争期间,日本赤十字社的医护人员和日军军医一直穿梭在战地间,抢救日本军人。

日本海军每艘战舰上都有一个医疗队,而且日本军医是在编的职业军人,战斗中一定是在甲板上医治伤员,而不是躲在装甲舱里。

对于日本战地救护体制的先进,大清国是有记载的。在平壤战役后,有80多名被俘虏的清军重伤员在日本战地医院中被救活,另有轻伤者600多人得到了医疗救护。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残部投降后,日本军队将70多名清军重伤员通过医船送回日本疗治。到1895年6月,日军在大沽向中国交还战俘时,1000多名伤兵大都已由日本人治愈。失去胳膊或者腿脚的伤员,日本人还为他们装上了软木假肢。

当然这并非日本人仁慈,而是因为日本于1886年加入了国际红十字会,不得已而为之。但这至少说明当时日本的军事制度已与国际接轨,也是其战地救护水平高于中同的具体体现。

实际上,在整个战争期间,对军人生命威胁最大的并非战伤,而是疾病。日军中也出现了大量的脚气病、伤寒、痢疾等疾病,但由于具有有效的战地医疗系统,这些日军病员大都得到康复并回到了前线。而清军1894年开赴朝鲜前线的过程中,就有半数的士兵因饮食不卫生而染上了“霍乱转筋、脾寒、疟疾”等病;1895年的初夏,清军八盘岭防黄连口瘟疫盛行,导致大批士卒染病甚至病死,如此巨大的非战斗减员对士气的影响可想而知。

《大科技·百科新说》

2010年第7期文/李明荐/丁强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