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甲午战争反思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3.12 点击数:10
今日路桥

【副篇名】——访台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高平

【报纸名称】今日路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3.12

【版次】第08版(教育周刊·新知)

【入库时间】20140420

【全文】

本报记者李承静

3月16日上午9点,台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南京大学博士,浙江大学博士后,中国韵文学会理事高平将在区图书馆举行南官人文大讲堂系列讲座之两百七十三——

记者:高教授,首先非常感谢您带来的这期关于中日甲午战争的反思的讲座。根据资料记载,1894年爆发的中国与日本的第一次战争,中方以传统的天干地支纪年称其为“甲午战争”,日本则命名为“明治二十七八年战役”、“日清战争”,西方诸国则称命名为“FirstSino-JapaneseWar”。今年是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举办这次讲座,无疑意义非凡。高教授,您认为当时日本几乎举全国之力来发动这场战争,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高平:日本自丰臣秀吉时代起,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的野心开始不断膨胀。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日本明治维新实行“脱亚入欧”、“雄飞海外”的国策之后,通过制造各种事端,侵占朝鲜与中国的各项权益,尤其是要通过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为侵略中国打下基础。1894年的中日之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行为,是日本海外扩张的必然结果。而当时的中国处于清朝晚期,正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沉沦,清朝政治十分腐败,人民生活困苦,官场中各派系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国防军事外强中干,纪律松弛。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中日战争在所难免。

记者:正所谓一家欢乐一家愁,那场战争,日本取得了全面胜利,而中方则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收场。120年前的甲午战争,至今仍是中华儿女心中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

高平:是的。甲午战争分为朝鲜岛之战、黄海大战、鸭绿江之战、金州旅顺之战、威海卫之战、辽河平原之战、台湾之战等几个阶段,清军不少将士表现出英勇顽强的民族精神,但依然一再溃败。日方通过强大的战争动员与精密的战役布置,节节胜利。日本倾全国之力,将海陆两军全部投入,取得战争的全面胜利,而中方则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收场。日本通过发动战争,成功实现了转嫁国内政治、经济危机的初衷;控制朝鲜,获得了中国的台湾及澎湖列岛;以所获巨大赔款普及国民教育,为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国际地位迅速提升,跻身瓜分中国的列强行列;视沙俄发起的“三国还辽”为奇耻大辱,为10年后的日俄战争埋下了伏笔。中国割地赔款,给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也令国人认清清政府腐败无能的本质,引发了孙中山革命与戊戌变法。

记者:知耻近乎勇。甲午战争对中国造成的伤害无疑是沉重的。但更多的,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高教授,您认为今天的我们该从那场120年前的战争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高平:甲午战争中方惨败有其必然性:日本的全民义务兵役制、庞大的军费支出、全面深入的战争动员、狂热的武士道精神、精心策划的外交斡旋、统一周密的筹划调度、与时俱进的战争理念与科技创新等等,都为日方获胜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雇佣兵制、长期的愚民政策、落后的军事理念、混杂的枪械弹药、低下的作战能力,以及对日本侵略本质的认识不足、对列强斡旋的寄予幻想,都导致了清军的最终失败。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2014年的中国不是1894年的中国,也不是1937年的中国,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实力都有了极大的提升,在国际社会中举足轻重,但我们依然不能对日本掉以轻心。日本的国民素质、武士道精神、国防科技以及右倾势力,都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构成了挑战。我们如何学习日本民族的优秀品质,分析其多次对中作战的成功原因,提防其侵略中国的军事野心,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