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与葫芦岛

作者: 暂无 日期:2009.03.13 点击数:40
葫芦岛日报

【报纸名称】葫芦岛日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09.03.13

【版次】第A14版:都市生活/历史/文化

【入库时间】20110110

【全文】

■ 张恺新

1894年爆发的甲午战争,是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爆发的第一场战争,也是改变中日两国实力对比的转折点。日本明治维新后,急于向海外扩张,甲午战争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由日本挑起的,中国战败后的割地赔款,使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却遭受了巨大的创伤,清政府“朝野上下,由此自信心丧失殆尽”,历史教训惨痛而深远。

甲午战争的主战场包括当时清朝的附属国朝鲜、黄海海域以及旅顺、大连、威海卫等沿海重镇。甲午战争留给国人最深刻的记忆,是以丁汝昌、邓世昌等为代表的北洋水师官兵与日本海军激战并遭全军覆没。其实,除了海战,甲午陆战同样惨烈,四次反攻海城,清军投入六万多兵力;盘锦田庄台血战,两千多名清军将士埋骨疆场。许多年来,《甲午风云》等描写甲午海战的文艺作品深入人心,遮掩了甲午陆战的悲壮与豪迈。一百多年过去了,随着甲午战史研究的深入,甲午陆战的经过逐步被考证清晰,这是一段难以忘怀的历史记忆。

甲午陆战的最后一战发生在辽河岸边的大洼县田庄台镇。此战后不久,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致使战火没有再蔓延到辽西。战争始终,葫芦岛的土地上没有两国交兵,但葫芦岛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与战争有着种种关联。

甲午陆战首先爆发于朝鲜,当时清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驻有重兵,战争开始时,聂士成、马玉昆、左宝贵等清军将领率部在朝鲜与日军作战。然而随着战局的发展,由于指挥失当等诸多原因,前线清军一败涂地,日军由朝鲜过鸭绿江,连下数城,安东、凤凰城、宽甸、岫岩、海城等战略要地悉数被日军占领。直到此时,支撑前线战局的仍然是原先驻守在朝鲜和辽东半岛撤下来的清军。清朝“毅军”统帅宋庆从前线派人向朝廷请求增派部队,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痛言:“如果朝廷将镇卫京畿的军队,全数开到朝鲜作战,倭寇虽然幸获小胜,但一个岛国究竟力量有限,我们如能出动大量队伍,一定可以将倭寇击溃。”然而,昏庸的清政府没有采纳宋庆的建议。慈禧太后忙于自保,朝野上下闻听前线失利,一时间人人自危,一派畏敌景象。由于宋庆、马玉昆和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等人均属于李鸿章为首的淮军派系,在淮军元气已伤的情势下,清政府决定起用另一支地方军事集团——湘军来抵御外敌。在这种背景下,有了东北近代史上的悲壮一幕——湘军出关。这次湘军出关赴前线作战,葫芦岛是必经之地,也是湘军将士停留和补充给养之处。

早在战争刚刚开始时,军机大臣、帝师翁同和就询问过湖南巡抚吴大澄对时局的看法,吴大澄坚定地表明请缨杀敌的决心。不久,吴大澄又主动上书请求率兵出关迎敌。当时朝廷“帝党”、“后党”派系斗争激烈,“后党”的主要人物李鸿章争功心切,起初以为凭借淮军多年的优势能够抵御日军。随着淮军的节节失利,清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日(1894年12月28日),光绪皇帝颁旨任命湘军宿将、两江总督、南洋大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军务,率兵驰援辽宁。湘军从南方立即北调,来不及整训就踏上征程。光绪二十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895年1月20日)前后,湘军参战部队陆续出关抵达中后所(今绥中县)。

1929年版《绥中县志》记载了吴大澄大军抵达绥中时的情景:“清帝命吴大澄督师出关,由中后所(即今绥中)经过,旌旗蔽日,颇壮声威。”可见,吴大澄所率湘军去往征途的路上是浩浩荡荡的。湘军在今天的葫芦岛区域内陆续经过,前后暂驻、歇息达一周之久。除了吴大澄外,曾跟随曾国藩围剿太平天国的湘军旧将李光久、魏光焘、陈湜等也都在这支队伍中领兵。他们无暇欣赏沿途的景致,顶着凛冽的寒风向辽南前线进发。

吴大澄虽然曾在湘军任职,但他是文人出身,又转行到地方主政多年,用他本人的话说是“军旅未谙”,尽管出征前上书表示要“一鼓作气,次第廓清,力遏凶锋”,但当他到达前线后,面临的却是一个烂摊子。由于清军缺乏训练,调度不灵,人心混乱,情形相当危急。吴大澄的本意是调集兵力,反攻日军所占领的海城,而日军却声东击西地出兵攻击疏于防守的牛庄,一下子打乱了吴大澄的战略部署。日军出动三个师团的主力,发动了辽河扫荡战,吴大澄所率湘军和黑龙江、吉林调来的部队经浴血奋战,仍惨败于日军的机枪重炮之下。其中被派往增援牛庄的湘军老将李光久所率五营与日军激战一天,最后全军覆没,李光久仅以身免。牛庄失守后,吴大澄率湘军残部经双台子、锦州、宁远(今兴城市)等地入关。

吴大澄所率湘军在前线抛尸二千余人,负伤者数以千计。耐人寻味的是,民国年间的《绥中县志》也真实地记载了这支部队撤退回关内时的情景:“军至辽河东,为日人所挫,迨败兵既退,仍由中后所驱入关,伊时兵尚有纪律,无扰闾阎者。”闾阎是古语中老百姓的意思,按照老县志的记述,吴大澄败军没有骚扰沿途百姓之举。

然而,笔者在甲午战争中操办关外清军营务的官员晏安澜的著作里,却发现了另一种版本的表述。晏安澜是陕西镇安人,曾担任四川盐运使,甲午战争中负责关外清军的后勤事宜。战后,晏安澜将参战期间所见所闻写成《虚舟东行录记实》一书。书中记载,在操办后勤事务期间,晏安澜注重了解沿途民情,他得知宁远州(今兴城市)和锦州的老百姓“畏清军甚于日军”的情况后,在札记里写道:“凡迩皆不可纵,凡民不可扰”。晏安澜是清军的后勤官员,如果当时清军没有扰民的事实存在,他不可能曲解事实给自己任职的军队抹黑。不论如何,吴大澄率湘军出关抗日,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清军的败局,这种“捐躯赴国难”的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战败后,吴大澄自请处分,后被清廷“革职、永不叙用”,1903年郁郁而终。

吴大澄作为历史人物,固然有自身的局限,本文也无意对甲午陆战失败原因进行深层次探讨。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全国的总督、巡抚数十人中,大敌当前之际,敢于奋勇请缨、带兵向前的,唯独吴大澄一人。吴大澄率数万湘军出征,是开战以来清廷所采取的最大规模的军事调动,也是光绪皇帝等主战派所采取的最后一次对日武力抗争,这次失败,使得清廷再也没有力量组织有效的军事反攻,只能接受战败割地赔款的事实。与吴大澄相比,那位光绪皇帝降旨重用的钦差大臣刘坤一在战争中的表现,则让人读后忍俊不禁了。

刘坤一身任南洋大臣、两江总督,在当时国内的政治地位堪与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相媲美。本来光绪皇帝是想让刘坤一出关督师抗日,以显示“帝党”抗敌的决心。哪知,刘坤一身为钦差大臣,位高权重,受命后却仅仅坐镇榆关(今山海关),托病再也不向前行进,而是把出关抗日的重任都托给了并不精通军事的吴大澄,自己在山海关观望起了时局。幕僚建议他到较为安全的辽西走廊巡视一下以摆摆样子,刘坤一也没有采纳。当时国内有个著名的“一字千金”的典故,就是讥讽刘坤一的:刘坤一在山海关不敢出城,有人写了一句话讽刺他,说“刘坤一托病卧榆关”,刘坤一得知此事,极为恼火,赶紧找来幕僚上一对策。一个幕僚提起笔改为“刘坤一拼命出榆关”,仅仅改动三个字,刘坤一立即喜出望外,赏给这位幕僚三千金,恰好是“一字千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值得商榷,但从中不难看出刘坤一的畏敌行为遭到很多爱国人士的谴责。

那么,在甲午战争爆发后,葫芦岛地区的社会状况又是如何呢?东北地区被清廷视作“肇兴之地”,特殊的统治政策使得这里二百多年间少有战事,辽西走廊甚至出现了历史上鲜有的和平景象。然而甲午战争战局一开,葫芦岛地区的民众也出现了恐慌。据民国年间的《绥中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甲午中日战起,因平壤失守,山海关外人民震恐。”葫芦岛地区许多民众担心失去家园,一些“闯关东”到此落脚的移民者甚至打起了返回故土的念头。

兴城市92岁高龄的老书法家赵序初回忆说:“我家是兴城东辛庄人,正处于辽西走廊的通行要道旁,甲午战争时,父亲已经记事,他曾对我讲,那时看到一队队清兵路过,老百姓都知道前方发生了大战,出现了不同的反应,有些老百姓准备保卫家园,也有些男人干脆躲壮丁,更多的人担心日本兵打过来,已经收拾好衣物准备逃难。”

甲午战争的败局,加重了葫芦岛人民的苦难。高达2亿多元白银的巨额赔款,使得清末葫芦岛地区民众的捐税加重,并且变得名目繁多,由此也加剧了民众与官府之间的矛盾。1910年、1911年,宁远州都爆发了上千民众聚集的抗捐税斗争,愤怒的民众冲击州署衙门,抗议捐税等增多。其实,葫芦岛在甲午战争后的社会状况只是全国众多地区的一个缩影,剧烈的社会矛盾,最终导致清政府灭亡。

甲午战争促使一批葫芦岛籍青年投身军旅、保家卫国。甲午战争的败绩,激励了许多有识之士报效国家。比较典型的是曾在兴城家乡开学馆授徒的王承斌,有感于甲午兵败、国难加剧,后来投身军旅,入北洋武备学堂接受军事教育,民国时官至陆军上将、直隶省长;兴城古城郜家住宅的原主人、东北军中将师长郜汝廉,晚年在自传里也提及甲午战争清军战败促使自己更加振作。甲午战后,清军老将宋庆率参战部队撤回辽西,驻守在锦州和今天葫芦岛的区域,石文华等葫芦岛籍青年慕宋庆之名参军,后来石文华曾任东北军少将旅长。

甲午战争推动了戊戌变法的发生和开办新式学堂举措的推行,这使得数十名葫芦岛籍学子在清末就接受到新式高等教育,进入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北洋法政学堂、奉天法政学堂等学校就读,他们中的吴景濂(后任民国众议院议长)、王宝善(后任吉林省代理省长)、米春霖(后任辽宁省政府代理主席)、王之相(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后来都成为近现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

3 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