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甲午战争之谜

作者: 暂无 日期:2014.08.30 点击数:10
齐鲁晚报

【副篇名】——历史学家马勇新作《甲午战争十二讲》出版

【报纸名称】齐鲁晚报

【地址】 地址1 地址2

【出版日期】2014.08.30

【版次】第B05版:青未了·书坊

【入库时间】20140920

【全文】

本报记者吉祥

爆发于120年前的甲午战争深深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今年,无论是学界还是民间,都存在一股反思甲午战争的热潮。今年上海书展期间,著名历史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马勇推出新作《甲午战争十二讲》,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及种种争议,给与了独具视角的解读。对于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马勇也在读书会现场进行了回答。

甲午之战中国为什么输了?

现在很多人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落败归为国力、军力不强。马勇澄清说,历史的实情是,清政府当时的国力虽弱,但经济实力在亚洲仍然很强,海军力量在亚洲则排第一。“中日的海军将领基本上都是毕业于英国,学习同样的战术,开着相同的战舰,连海军的旗语都一模一样。甲午战争的失败,和经济以及军事关系不大。”

在马勇看来,清政府战败主要是体制问题。彼时,日本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内阁经常吵吵闹闹,什么事都要商议,看起来很难达成一致,但真到了决定出兵朝鲜以后,短时间内就在政府层面达成一致,然后开动宣传机器,举国动员。而晚清政府看似一统天下,政府实力雄厚,但真正到了战争之时,并没有举国动员,老百姓也不关心战争,政府层面则基本只有李鸿章在独力撑持。

“甲午战争到最后李鸿章和伊藤博文谈判,其间非常艰苦,但日本还是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争取割地赔款,占有通商口岸,打开中国市场,为什么呢?日本害怕晚清政府真的举国动员,那后果根本不可想象。”马勇解释,甲午战争虽然发生在中日之间,但并不是一个国家与一个国家之间的整体较量,连晚清政府内部都没有形成统一对日的意识,“说到根本,是制度的较量”。

李鸿章是不是“汉奸”?

在读书会现场,学者陈子善就甲午战争中的焦点人物李鸿章提了一个问题:在近代历史上,李鸿章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很多评价认为李鸿章是“汉奸”,那么现代人该如何看待李鸿章这个人物?

马勇解释,李鸿章从18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全面介入政治,清政府与西方各国签订的条约他几乎都有参与,“但要记住李鸿章是个参与者。李鸿章身背的骂名,并不能抵消李鸿章在晚清政府体制中的地位”。马勇举例说,在李鸿章去世后,梁启超曾专门为李鸿章立传,在他的《李鸿章传》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评价李鸿章的话:吾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而悲李鸿章之遇也。

“为什么其时激进如梁启超这样的人,都会为李鸿章说好话?在我看来,晚清政府中具有国际视野、洞晓历史走势的官员中,李鸿章堪称翘楚。”马勇说,李鸿章一直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客观上促进了晚清科技、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李鸿章也认识到晚清之弊应该改革,列强也是推动改革的一股被动性的助力。“比如当时英国、德国、法国的许多人在替清政府做事,或者进入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幕府,他们将伴随工业革命的贸易观念带给了这些晚清大员。”

甲午之战,李鸿章并不想打,他更希望通过外交调解的渠道避免战事,但是清政府内部一直有主战的声音存在。“李鸿章虽然主张外交斡旋避免战争,但是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他也认为要打就好好打。”马勇说,马关谈判之前的战争,也只是李鸿章的嫡系淮军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并不是晚清政府和军队对日的全面战争,“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李鸿章是很悲剧的人物”。

慈禧在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作为当时清政府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在甲午战争中扮演的角色一直备受关注,她挪用军费修建颐和园也一直被后世批评。

马勇则在书中提供了一个形象更为全面的慈禧太后。马勇说,1860年代是中国从传统中国到现代中国变化最快的年代。慈禧太后是个女人,1861年开始守寡,1888年光绪皇帝亲政,慈禧要求退居幕后,但是在这一年,慈禧没有退掉。因为光绪不让退,群臣不让退,光绪的老师也不让她退。她并不是全凭自己意愿留在这个统治者位置上不愿放弃。

甲午战争爆发的1894年,慈禧太后60岁,为慈禧祝寿成为举国大事,何况在这一年,慈禧太后郑重准备交权。从这一角度来说,1894年是中国的“政治大年”。马勇说,在封建社会里,这样的“政治大年”,慈禧的寿辰是最大的事情,其他的都要让路,“晚清政府将注意力放在为慈禧太后庆祝寿辰上,你会理解这是这种政体下历史的必然”。

“批评者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来做寿辰,标志是用军费去建造颐和园。这种批评不能说没道理。但批评者往往不说另一个原因,颐和园既是光绪帝为慈禧选定的颐养天年的地方,又是满人海军学堂的举办地。”马勇解释,汉人大臣里的李鸿章带出了北洋水师,满人权贵们也想培养自己的军事家、海军官员。建在颐和园的海军学堂,也使用了国库的钱。

李鸿章、慈禧太后的形象,在我们后来的历史中一直没有好形象。他们真的这么坏?马勇说,历史学家对历史真相的探寻,既要在诸多关系、诸多细节中来寻找,还看重“叙述者”是谁。不同的叙述者会说出不同的内容。比如慈禧太后、李鸿章的形象,从辛亥革命开始就被扭曲了,晚清灭亡辛亥革命成功,两者的时间差太近,但追求的体制截然相反,晚清的代表人物怎么会被客观描述呢?批评他们是革命正当性的需要。“辛亥革命之后是民国,这百年来革命浪潮接连不断,革命需要的正当性也持续了下来。所以,对他们真实的历史形象,一直还属于雾里看花。”

3 0
相关文章